传送式精确播秧装置12.18.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送式精确播秧装置12.18.doc

传送式精确抛秧装置 作者: 四川省广汉中学12级2班 张锦玥 指导老师:吴德松 张祖奎 余森林 内容摘要: 插秧是农村劳动强度最大的农活之一,曾推行过的机械插秧和抛秧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机械化程度始终不高,“传送式精确抛秧装置” ,该装置计了抛秧传输带的、载秧瓶、活动底盖、抛秧线转轮以及抛秧控制线等, 是仿照某些工厂中的流动控制操作生产,在插秧过程中使用了传输带的运秧方式,并利用插秧机的分秧技术,再采取定点投掷的方式从而达到精确抛秧的目的。 是一种人员在泥田里行走少,将插秧机和抛秧机有机结合的受气候影响较小,田地平整度要求不高,插秧秧苗分布排列整齐,廉价轻便,组装拆卸快速,维修方便,作业费用低,高效的装置。同时该装置一次作业可栽两排,若在水平移动轴上增添多个传送转轮就可带动多组抛秧传输带,使作业效率成倍提高,若用发动机再添加一个离合器装置,作业效率会更高,它是一项全新的插秧方式,相信会为农民伯伯所喜爱。 关键词: 插秧机缺点、抛秧机缺点、精确抛秧、载秧瓶、抛秧控制线、抛秧传输带、铁栓、水平移动轴、移秧弹性片、移秧顶、压秧顶、移动杆、传送转轮。 正文: 课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家世代都是农民,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各种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但有一项农活的强度始终不能降下来那就是插秧,“面向黄土背朝天”可能说的就是这项农活吧!有没有帮助插秧的机器呢?问了爷爷、奶奶他们说早就有了,还推行过抛秧机呢?那为什么没能大规模地推广呢?听了他们的回答又上网查了这方面的资料,结论是这两种机械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缺点所以不能大规模的推广: 1、机抛秧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秧苗无序分布,不能充分利用光照和地力,成穗率低些,易感染病虫害;二是抛秧时受天气影响,抛秧中或抛秧后若遇较大的风和雨,则秧苗被吹到田角,造成浮苗;三是服务性工作量多些,抛秧后,要人工检出一条条工作行或丰产沟等。 2、 机插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一次性投资大,一般农户及种田大户购买力水平低,很难投资;二是要求田块平整、田块大,集中连片,否则会影响机插的效率;三是普遍存在漏栽的情况;四是均匀度不差,伤秧率高,钩伤秧严重,浮蔸过多。 除载人栽秧外,操作手都要在泥田中走动,劳动强度都挺大的,此外无论是哪种机械都要下田行走,势必造成了机器作业使田地不平整的情况。 那能不能找到一种插秧不下田,气候影响较小,田地平整度要求不高,插秧秧苗分布排列整齐,伤秧率低,廉价轻便,维修方便,作业费用低,省力高效的机械或装置呢? 工厂里有很多作业都是通过传输带移动,通过物体在时间和空间精确定位从而完成一系列的流水作业。如果两个人在秧田的两边牵一根系着很多秧苗的线,让线上的秧苗间隔均匀,一放手让它自由下落到田间,抛秧的不均匀性不是被克服了吗?如果让秧苗自动跑到线上,并让线移动起来,精确抛秧的流水作业不就完成了吗?带着这种思路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完成了一种抛秧装置(暂时不能叫机器),暂取名叫“传送式精确抛秧装置”。 原理及其装置 1、原理:利用插秧机的分秧技术,将秧苗分拨到每一个载秧瓶中,秧田的两边用传动轮带动系有载秧瓶的固定绳,当所有载秧瓶都载有秧苗时,移动抛秧控制线,让活动底盖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打开,秧苗滑出自由落下,接触泥土完成一次抛秧过程(水平转动一次能栽两排秧)。 主要装置有: 载秧箱、取秧转盘、抛秧线转轮、传送转轮、手动动力齿轮、工作转动齿轮、抛秧传输带、载秧瓶、水平移动轴、铁栓(见附图一) (附图一) 三、各部件说明 1、载秧箱:位置在装置的左上方,从左到右约成45度倾角,内载直立的秧苗。 2、秧门:有挡秧片便于秧爪通过时使秧苗从秧箱中脱离出来。 3、压秧片:呈C形,作用为使压迫秧苗不致散落,在每次抖动后分拔几株秧苗。 4、移秧弹性片:通过振动使秧苗松动并向秧门移动。 5、取秧转盘:带动取秧臂转动起来。 6、秧爪:是两片并列的金属片,转动时通过秧门,钩出秧苗,使其下落。 7、压秧顶:与秧爪同步转动,在秧爪抓秧的同时顶开压秧片让秧苗下落,同时通过产生振动使秧苗沿秧箱下滑并排列紧凑,便于下次抓秧。 8、移秧顶:在秧爪抓秧的同时顶动移秧弹性片,通过移秧弹性片的振动使秧苗沿秧箱下滑并排列紧凑。 9、抛秧线转轮:带动控制抛秧线与载秧瓶同步移动,通过抛秧控制线控制载秧瓶的活动底盖,轮上有方便轮上下移动的移动杆和用于固定的铁栓。(附图二) 10、抛秧控制线:向上收缩时通过细线使活动底盖合闭,向下放松时使活动瓶盖打开。 11、传送转轮:厚约10厘米,带动抛秧传输带的移动(边缘做成双凹,中间做成凸,防止传输带固定绳因过重而脱落)向田间延伸,完成载秧过程。 12、手动动力齿轮:水平放置,边缘有手柄,通过手动产生动力使系统工作。 13、工作转动齿轮:在工作轴上,通过链条与手动动力齿轮连接

文档评论(0)

caijie1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