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苜蓿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pdfVIP

江淮地区苜蓿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中国苜蓿行业发展大会 201 江淮地区苜蓿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魏臻武,武自念,雷艳芳,屠德鹏,甘欣,刘高军,杨云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大学草业科学研究所扬州225009) 摘要在江苏扬州对13份国内外苜蓿材料的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进行田问试验。结果表明,苜 蓿在江淮地区冬季保持生长状况。早春返青生长较快,夏季高温季节苜蓿生长停滞,进入夏季休眠期。 9月中旬夏季高温过后,苜蓿重新开始生长,全年生育期约268天,可刈割利用4—5茬最快生长速率 约为2.52crn/d。第2茬草的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3%一46%,种植第一年各参试苜蓿材料的全年总产 量均高于第二年。利用全年株高、分枝数、全年主枝二级侧枝数、各茬次平均叶茎比、节间数、年平 均产量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13份材料划分为五类,其中WL323单独聚为一类,其两年平均产量 最高为89193.20 kg/hm2,与其他材料相比差异极显著(PO.01),年均生长速度最快,越夏死亡率低。 关键词 苜蓿 江淮地区 生长速率产草量越夏性 sativaL.)在酸性土壤和排水透气性较差的条件下生长不良,我国长江流域的很多 苜蓿(Medicago 土壤状况都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通常旆肥和添加生石灰可以改良缺肥和pH状况,但土壤湿度很难改 变。我国江淮地区降雨量高,季节分布不均匀,导致苜蓿处于暂时性和较长时间的水涝灾害中。特别 是在低洼地带,过高的土壤含水量影响苜蓿根系生长发育,降低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致 使生产力下降。已报道有些苜蓿品种对水涝具有很强的耐受能力,苜蓿刈割后恢复生长时间的长短对 苜蓿耐水淹能力影响很大,刈割后立即水淹对苜蓿的伤害最大,产草量急剧下降。由于水涝对苜蓿的 生长有伤害作用,因此了解苜蓿在江淮地区的主要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筛选耐涝性苜蓿品种是解决 苜蓿在江淮地区种植的关键问题。 本试验在江苏扬州地区对种植当年和第二年的不同苜蓿品种(系)各茬次的生育期、生长速度、 生产性能及各茬次叶茎比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苜蓿品种的全年株高、分枝数、 主枝二级侧枝数、各茬次平均叶茎比、节间数、年总产草量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综合分析及评价苜 蓿在江淮地区的生长规律和生产状况,研究江淮地区高湿、高热条件下苜蓿的适宜刈割时期、刈割频 次以及生产性能等。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苜蓿品种在温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和特性,筛选适合江淮 地区苜蓿产业化生产的苜蓿品种,为长三角地区苜蓿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苜蓿种质资源来自北美、澳洲、欧洲等地和我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等,其中GL0601、GL0602 为自选品系(表1)。 152e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 苜蓿基础研究 表1供试苜蓿品种及其来源 Tablel Thesourceandvarietiesofalfalfainexperiment 1.2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扬州地处东经119。26’,北纬32*24’,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冬冷夏热。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7.5℃。年平均气温15℃, 年平均降雨量1030毫米。年日照时间2140小时,全年无霜期222天。试验地前作为玉米,土壤为水 稻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为1.2%,全氮含量0.12%,碱解氮100.4 mg/kg,速效磷88.7mg/kg, 速效钾36.3mg/kg。 1.3试验设计 开沟条播,播量为29/m2,播深2cm,播种行距为50era。全年不施肥,不灌水,开沟及时排水,人工 拔除杂草。 1.4试验方法 株高:不同株型均测定从地面根茎部至植株顶部的绝对高度,随机选取20株,取平均值。生长速 率:按照株高进行测定,各小区每7d测定一次株高,生长速率=△株高,天数。叶茎比:每茬刈割时各 小区随机选取lkg左右,叶茎分离后分别测定鲜重;叶茎比=总叶重/总茎重。分枝数:按照魏臻武等 的方法测定,刈割前每小区随机选择20cm样段,从地面平齐的根冠数起。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