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8YD5110-201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CDMA2000设计规范.docx
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YD 5110-201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DMA2000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CDMA2000 Digital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Engineering20XX-XX-XX发布 20X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DMA2000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CDMA2000 Digital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EngineeringYD 5110-201X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X北京关于发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DMA2000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工信部通[201X]X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各相关单位:现发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DMA2000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 5110-20XX),自201X年X月X日起施行。原《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编号YD 5110-2009)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X年X月X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关于安排2011年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工信厅通[2011]66号)的要求制定的。本规范主要包括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核心网电路域网络设计、核心网分组域网络设计、无线网网络设计、中继接口要求和信令方式、中继、信令及IP带宽计算、编号和IP地址、计费、网管与网络安全、同步要求、局址和站址选择、设备安装工艺要求、绿色节能、环保及资源共享等内容。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注的1.0.7、1.0.8、4.5.1-2条等条文内容,为强制执行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本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通信发展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通信发展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原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朱东照、万俊青、李虓江、陶伟宜、余毅修订参编单位: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参加人:吴龙照、黄明、许锐、金亮、朱晨鸣、孔繁俊编写说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DMA2000工程设计规范》是对YD 5110-2009《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修订和补充。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广泛征求行业内有关单位专家意见,同时根据CDMA2000系统技术演进和新技术标准的颁布以及国内各大运营商的工程实践,对原规定加以补充完善和修订。本规范对于CDMA2000核心网、无线网的网络架构、网络组织、网间互通、中继接口要求、信令方式、中继信令及IP带宽计算、编号、IP地址、计费网管、网络安全、同步方式、局站址选择、设备安装工艺、绿色节能、环保及资源共享等内容进行规定,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修订和补充了共建共享、节能减排、北斗时钟同步方面的内容。2.修订和补充了电源工艺、塔桅工艺、机房工艺方面的内容。3.修订和补充了原暂行规定中部分指标数据和文字描述。4.更新了原暂行规定中参考标准的版本号、名称等信息。5.基于目前核心网普遍采用软交换架构,对相应内容进行了更新,并且将核心网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两个章节来进行规定。6.增加了网络安全性方面要求。目次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3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44 核心网电路域网络设计64.1 电路域网络结构64.2 电路域网元的设置64.3 电路域网络组织84.4 七号信令网94.5 与其他网络的互通95 核心网分组域网络设计105.1 分组域网络结构105.2 分组域网元的设置105.3 分组域网络组织115.4 与其他网络的互通126 无线网网络设计136.1 一般原则136.2 网络服务质量指标136.3 无线网网络覆盖设计136.4 无线网网络容量设计156.5 天馈线设计156.6 多载波基站设计166.7 频率配置和PN码规划166.8 系统间干扰协调176.9 BSC/PCF设计187 中继接口要求和信令方式197.1中继接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