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总结(考试重点).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肉足虫纲 溶组织内阿米巴、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 鞭毛虫纲 蓝氏贾第鞭毛虫、利什曼原虫、 阴道毛滴虫、锥虫 孢子虫纲 疟原虫 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 简称鞭虫(whipworm),致鞭虫病(trichuriasis)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ris trichiura) 寄生部位:盲肠,亦可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成虫)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途径:口 移行途径:口→肠 生活史基本过程: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排出途径:虫卵随粪便排出。 中间宿主:不需中间宿主 (土源性蠕虫) 终宿主:人 形态和生活史: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简称蛲虫(pinworm),致蛲虫病(enterobiasis) 寄生部位:回盲部(成虫)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途径:口/ 吸入 移行途径:口→肠 生活史基本过程: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排出途径:*雌虫肛门口产卵(虫卵在肛周4-6小时发 育为感染性虫卵) 中间宿主:不需中间宿主 (土源性蠕虫) 终宿主:人 形态和生活史: 1.自身感染: 2.接触感染: 虫卵污染衣裤、被褥、玩具等。集体生活的儿童最易感染 3.吸入感染: 虫卵随灰尘吸入 宿主睡眠时肛门括 约肌松弛,雌虫在 肛门外产卵,虫卵在肛周4-6小时发育 为感染性虫卵 肛门周 围搔痒 患者抓痒 手指沾 染虫卵 自身感染 相 互 传 播 诊断: 由于此虫不在肠内产卵,故粪便直捡阳性率极低。 (检查应在清晨进行) 棉拭子法 透明胶纸法 传播流行: 感染率城市高于农村 丝虫(filaria/ filarial worm) 班氏吴策丝虫 (Wuchereria bancrofti) 简称班氏丝虫 马来布鲁丝虫 (Brugia malayi) 简称马来丝虫 在我国寄生人体的丝虫为: 致丝虫病(filariasis) 形态和生活史: 在蚊体内发育: 腊肠期 幼虫 丝状蚴 (感染性幼虫) 人周围血中 蚊 叮咬 蚊 叮咬 微丝蚴 进入人体 进入蚊体 蚊感染丝虫的特点:在蚊体内仅发育不增殖 在人体内发育: 丝状蚴 (感染性幼虫) 蚊 叮咬 蚊喙内 进入人体 小淋巴管 大淋巴管或淋 巴结皮质窦内 成虫 蜕皮 雌雄交配 产微丝蚴 微丝蚴进 入血循环 蚊 叮咬 进入蚊体 在人体内寄生的一些特点: 1.成虫寄生部位: 班氏丝虫: 多为深部淋巴系统,致囊鞘积液、乳糜尿 马来丝虫: 多为浅部淋巴系统,致上下肢橡皮肿 2. 雌虫交配后直接产出幼虫(卵胎生) 3. *夜现周期性(nocturnal periodicity):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部血管、夜间则出现于周围血液的现象 在我国两种丝虫的微丝蚴均有此现象,在外周血出现的高峰时间: 班氏微丝蚴: 晚10时至凌晨2时。 马来微丝蚴: 晚8时至次晨4时。 寄生部位:淋巴系统(成虫)[微丝蚴(血液系统)] 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性幼虫) 感染途径:蚊虫叮咬 移行途径:皮肤→淋巴系统 生活史基本过程:幼虫、成虫、幼虫 排出途径: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经蚊虫叮咬排出 中间宿主:蚊虫(生物源性蠕虫) 终宿主:人 诊断: 病原学检查:主要查血中微丝蚴 主要用血涂片(厚血膜)查血中微丝蚴,取血时间,夜9:00 - 晨2:00。 两种丝虫微丝蚴的鉴别: 班氏丝虫 马来丝虫 头隙 体核 班氏丝虫 马来丝虫 尾核 体态 防治措施:普查普治,防蚊灭蚊,加强监测 主要治疗药物有: 海群生(hetrazan,枸橼酸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 Citrate ) 伊维菌素(ivermectin)。 (对于丝虫病晚期患者:手术治疗、烘绑疗法)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简称旋毛虫,致旋毛虫病(trichiniasis) 寄生部位:小肠粘膜(成虫);横纹肌(小肠) 感染阶段:含幼虫的囊包 感染途径:口 移行途径:口→肠→ 血行→ 横纹肌 生活史基本过程:幼虫、成虫。 排出途径:经宿主转换完成生活史 中间宿主: 终宿主: 生物源性蠕虫;幼虫和成虫寄生同一宿主,这一宿主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宿主;人、猪等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可为宿主,所以是动物源性寄生虫病 诊断: 1. 询问病史 2. 病原诊断:肌肉压片查幼虫 3. 免疫诊断:辅助诊断 致病性: 幼虫、成虫致病,幼虫是主要致病因素。 原生动物门 纤毛虫纲 医学原虫 医学蠕虫 医学昆虫 医学寄生虫学 肉足虫纲 鞭毛虫纲 孢子虫纲 溶组织内阿米巴、自由生活阿米巴 利什曼原虫、 (间接发育型)阴道毛滴虫、锥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疟原虫、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形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