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道路几何尺寸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分车带(中间带、两侧带) (二) 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型式 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布置型式分为地面整体式、分离式两种或上述两种型式的组合。 各类道路一条机动车车道宽度 (新) 快速路合流区基本通行能力主要由合流区下游快速路路段最大交通流率决定,并受到进入合流影响区的总交通流率的极限的影响;分流区通行能力取决于上、下游快速路路段的最大交通流率,并受到进入分流影响区的总交通流率的限制。 城市快速路交织区通行能力主要影响因素是交织构型、交织长度、车道数和交织流量。 其它城市道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可根据一个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修正确定,对基本通行能力的修正应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自行车影响及交叉口影响。其他城市道路路段服务水平可采用平均行驶速度或饱和度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09规范: 一级─自由车流, 二级—稳定车流, 三级—饱和流, 四级—强制车流 34页 设计速度100km/h 的快速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级 (2)《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通行能力 3、对于各类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道,根据武汉等城市实际观测资料,在干道的交叉口间距为300~500m的情况下,一条混合车道的平均实际通行能力为400~600veh/h,自行车比例较大时(自行车占60%以上)采用高限值,反之采用底限值。 人行设施的通行能力也可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三类。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良好的气候与道路条件下,行人以某一速度均匀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可通过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最大行人数,一般以1h、1m 宽道路上通过的行人数(p/h)或1min、1m 宽道路上通过的行人数(p/m)表示。 3)人行设施设计通行能力参考值 不同人行设施的设计通行能力通过对可能通行能力进行折减得到,折减系数可采用0.75~0.90,行人较多地重要区域采用低值,非重要区域采用高值。 人行设施设计通行能力参考值 除快速路外,保护性路肩(土路肩)宽度应满足安设护栏、杆柱、交通标志牌的要求。最小宽度为50cm。保护性路肩为土质或简易铺装。 快速路右侧硬路肩宽度应不小于2.5m,土路肩宽不小于0.75m。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m,且交通量较大时,应每隔300~500m 设紧急停车带。单向机动车道数不小于3 车道的城市快速路桥梁或隧道可不设置紧急停车带。其他等级城市道路不设置紧急停车带。 次干路或支路在不降低交通功能的情况下可考虑路边停车。 已知某中心主干道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无轨电车70辆/h,公共汽车25辆/h,中型载重货车300辆/h,轿车350辆/h,自行车3000辆/h,三轮车30辆/h,行人交通3500人次/h,道路规划总宽度51m,设计车速50km/h,道路交叉口间距500m,道路纵坡为1%,附着系数为0.3.试设计道路横断面,并画出横断面布置图。(以轿车为标准,电车、公交、中载换算系数分别为3、2.5、2,计算中其他相关常数按教材取值) 3.解:(1)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以轿车为标准,单向 高峰小时远景换算交通量为: 则: (一)圆曲线半径-城市道路 (三) 圆曲线超高 Le=b·Δi/ε Le——超高缓和段长度(m); ε——超高渐变率, 在超高缓和段长度与缓和曲线长度两者中取大值作为缓和曲线的计算长度。 超高的过渡 单幅路路面宽度及三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宜绕中线旋转; 双幅路路面宽度及四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宜绕中间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两侧车行道各自成为独立的超高横断面。 (四)圆曲线加宽 6.2.10 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 时,应在圆曲线内侧加宽,每条车道加宽值见表6.2.9。 (五)视距的规定如下: 3. 车行道上考虑有超车要求的路段,应采用超车视距。其值为表6.1.11-1中停车视距的5倍。 4. 城市货运干道,应采用货车停车视距对相关路段进行检验。 货车停车视距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 (一)最大纵坡 (二)合成纵坡 (三)坡长 最小坡长 非机动车限制坡长 (四)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三)路缘石(俗称道牙) 缘石用于道路中央分隔带、路侧带及车行道、人行道两侧,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cm,一般采用10~15cm 为宜。 隧道内线形弯曲路段或陡峻路段等处缘石可高出路面 25~4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稳定。桥梁上用的立缘石的规定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缘石形状有立式、斜式或平式缘石,在出入口处宜采用坡式或平式埋设,人行横道宽度范围内缘石宜作成坡式或平式。在分隔带端头或交叉口小半经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