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对污染物光催化及吸附行为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内 容 摘 要 土壤中蕴含了大量可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并杀死致病微生物的各种因素,其被 作为环境处理剂具有高效、低毒、原位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土壤在环境污染控 制研究领域正逐步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天然土壤(Soil)对有机染料的吸附、 催化氧化降解过程及机理,探讨河岸土壤基质对水体磷素的吸附固持作用,比较了改 性土壤絮凝沉降水华藻类的处理效果。 1.以土壤作为环境处理剂,研究了不同温度、酸度条件下对不同类型染料的吸附 及光催化行为,发现土壤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量大于阴离子染料,土壤对不同类型染 料均具有光催化降解活性。通过不同预处理方式,制备金属矿物形态、有机质含量不 同的土壤催化剂,通过对土壤SEM、XRD 、BET 等的分析,比较其光催化活性,探 讨影响土壤对有机污染物催化氧化降解的结构因素。 2.在可见光(vis, λ>420nm )照射下,用天然土壤粉末(Soil )做催化剂降解酸 性桃红(Sulforhodamine B,SRB)和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 DCP),分析了 催化剂的用量、H2O2 初始浓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V-Vis)、荧光检测(FL )、红外光谱(IR )等方法对降解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制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oil/H O / vis 体系能有效地降解SRB,反应240min 可脱色完 2 2 全,10h COD 去除率达90.44%,反应240min ,DCP 的去除率达到80.55%;荧光检 测发现反应中产生了高活性氧化物种·OH,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目标底物最终被氧化降 解为胺类、羧酸类小分子;催化剂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5 次,催化性能无 明显变化。反应机制主要是涉及·OH 的异相类Fenton 过程。 3.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酸碱度,温度和营养盐浓度情况中,香溪 河土壤基质对总磷(TP)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结果表明,香溪河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都 属于快吸附过程,水体和土壤基质中的磷酸盐浓度存在一个动态平衡(平衡浓度在 0.12~0.32mg/L 之间) ;在所设条件下,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在前5min 已达到吸附平 衡,部分土壤存在解吸;磷酸盐浓度设为 0.10、0.20、0.40、0.60、0.80、1.60 mg/L 六个梯度时,随着浓度的升高,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量也不断增加,呈现很好的线性 关系;酸度(pH3~10)和温度(10~30℃)对土壤基质吸附与解吸TP 的影响不大。因此认 为,香溪河土壤基质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控制水体磷素含量。 4. 以香溪河流域的4 种土壤为基体,通过壳聚糖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 甲基铵离子(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HDTMA )为辅料对土壤进行改性,试验 改性土壤对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的沉降特性,跟踪富营养化水体250min 内浊度变化和 8 小时后叶绿素a 浓度变化。选用壳聚糖改性1 号土壤进行絮凝除藻实验,探讨酸度 II 的影响及其对总氮磷富集消减效果。结果表明:用壳聚糖改性的1 号土壤对水体进行 处理时,200min 后的浊度消除率达到54.36%,叶绿素a 的消除率达到67.87%,除藻 效果较为显著;絮凝沉降体系中,壳聚糖改性1 号土在pH 为6.0 的偏酸性环境下, 100min 后浊度的消除率达到80%,水体的叶绿素a 消除率达到70.24% ,此条件下对 水体藻类的沉降效果最好;选取的实验体系对水体总氮、总磷浓度具有较好的消减作 用,其中对总氮的消除率有5.94%,对总磷的消减率达47.95% 。 关键词:土壤 类Fenton 光催化 吸附 絮凝 III Abstract So many soil forming factors could transform and degrade pollutants and kill nosogenetic mic

文档评论(0)

wwq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