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改组了国民党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材料一 资料刊载:民国初期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材料二 2005年,对某在校高中学生3000人进行历史问卷调查,排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十位历史人物。排序结果(部分)如下: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55.1 鲁迅 5 55.7 邓小平 4 64.5 林则徐 3 75.8 毛泽东 2 76.5 孙中山 1 比例% 人物 序号 探究: 材料一、二两个统计时隔90年,学生都把孙中山排列于前,你怎样评价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贡献?他的什么精神使我们敬仰?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对民族和国家独立、民主和富强的不断探索和执著追求受到人们的敬仰。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 * 第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Sun zhong shan 革命先驱 Ge Ming Xian Qu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 1866-1925 ,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人。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897年在日本时化名中山樵,此后即以孙中山见称于世。1905年在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因与袁世凯妥协,辞去大总统职务。其后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经失败。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葬于南京中山陵。 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中体西用”,兴办洋务 维新派 “君主立宪”、变法维新 革命派 暴力革命,创立民主共和 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1、时局危机和实践失败,上书改革失败的影响 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1、时局危机和实践失败,上书改革失败的影响 2、西方学说的影响 资级政治理论 美:民主共和思想 法:启蒙思想 科学理论:进化论 马克思《资本论》 “单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 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1、时局危机和实践失败 2、西方学说的影响 3、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多元的人类文化优秀遗产,并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融铸创新 二、三民主义 (一)旧三民主义 1、提出 2、基本内容 3、评价:积极性、局限性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4、传播:与保皇派的论战 三民主义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民 生 民 权 民 族 地位 内容 16字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前 提 发 展 核心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对旧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性)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善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外债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根据材料分析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对帝国主义和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它所提出的民生主义,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2、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 论战双方 论战内容 论战作用 革命派:孙中山 保皇派:康有为 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实质 1、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台湾金门岛上的标语 厦门岛上的标语 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