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1674-93
铁路客车隔热性能试验方法
1993—12—18 发布 1994—07—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铁道客车隔热性能试验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传热系数确定客车隔热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试验室内,用车内加热的热稳定方法测定客车隔热性能的试验。
2. 引用标准
GB /T 12817 铁道客车通用技术条件
3. 定义
3.1. 表示客车隔热性能的传热系数(K值)由下式确定:
P
K …………………………………………………(1)
A t ⋅∆
式中:K—传热系数,W /(m2 ,K);
P—车内加热功率,W ;
2
A—试验空间车体的总传热面积,m ;
A =
Al Ae ⋅ ;
2
Al—试验空间车体内表面面积,m ;
Ae—试验空间车体外表面面积,m2 ;
△t—车体内、外两侧平均空气温度差,K 。
3.2. K 值表明:当车体内、外两侧空气温度相差1K 时,车体隔热壁每平方米所传递的热流。
3.3. 车体传热面积计算根据各车型的设计平面布置图和断面图计算,车体隔热壁内、外表面均按
光滑表面处理,不考虑局部的压筋、门窗结构、以及与车体连接的附件,车顶均按车顶钢板,隔热
材料的厚度计算,锅炉室、茶炉室所占据的车体传热面积均计算在内,餐车的传热面积计
算不包括厨房。
4. 试验设备、仪表及其要求
4.1. 车内、外各温度测点的空气温度应能通过遥测测得,感温元件应能屏蔽热辐射,温度测量误
差不得超过 0.5K。
4.2. 感温元件的时间常数应小于3min。
4.3. 车内加热功率可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测量,其精度不得低于0.5 级。
4.4. 车内用电加热器加热(电加热器应布置均匀),其表面温度应尽可能低,以减少热辐射作用对
感温元件的影响。
1
4.5. 为了保证空气温度均匀,车内允许使用小功率电风扇(电风扇数量与电加热器相等布置应尽量
均匀),其功率应加入车内加热功率内,车外允许使用试验室的循环风机,但其风速不得超过 7.5
条的规定。
4.6. 测试仪表按规定进行周期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 试验车辆的整备
5.1. 车体隔热壁应干燥,车体内外表面要清洁。
5.2. 排除独立温水采暖锅炉、水箱、茶水炉、温水采暖系统管路等所有积水。
5.3. 试验以内端墙作为客车两端隔热壁(餐车、行李车、邮政车,根据GB /T 12817 的要求选取相
应的装有隔热材的车体结构为隔热壁)将脚蹬门、折棚门、邮件间拉门、行李间拉门打开、餐车厨房
的活动车窗、门,内端门和活动车窗关闭,将隔门、洗脸室门、乘务员室门、配电室门、厕所门、
包房门等所有内部布置电加热器的空间的门打开。
注:餐车不包括厨房、厨房部分以厨房与走廊,餐室的间壁为隔热壁。
5.4. 使车内自然通风器呈自然关闭状态。
5.5. 将新鲜空气进气口和排废气口,无水封的大便器口,排水孔等直通车外的孔洞用绝热材料封
堵,其厚度不得大于车体隔热材厚度,非试验空间的直通大气的孔洞不得作任何处理。
6. 温度测点的布置
6.1. 车内至少布置三个断面(建议三个断面位置为客室的两端和中间车窗中心线),每个断面布置
八个温度测点,八点位置如下:侧墙、地板、车顶中心各布一点,车顶、地板与两侧墙交接处各布
一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L 81-1994 侵蚀性二氧化碳的测定(酸滴定法).PDF
- SL 82-1994 酸度的测定 (碱滴定法).pdf
- SL 83-1994 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的测定 (酸滴定法).pdf
- SL 84-1994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 SL 85-1994 硫酸盐的测定 (EDTA滴定法).pdf
- SL 86-1994 水中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
- SL 87-1994 透明度的测定 (透明度计法、圆盘法).pdf
- SL 88-1994 叶绿素的测定(分光光度法).pdf
- SL 89-1994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pdf
- SL 90-1994 硼的测定 (姜黄素法).pdf
- TBT 1675-2001 铁道客车空气调节试验方法.pdf
- SLZ 347-2006 水利公文主题词表.pdf
- TBT 1680-1997 牵引变压器和电抗器.pdf
- TBT 1683-1993 内燃机车电压调整器技术条件.pdf
- TBT 1684-1985 电力机车主电路接地继电器技术条件.pdf
- TBT 1685-1985 电力机车库用插座技术条件.pdf
- TBT 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pdf
- SLZ 349-2006 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技术导则.pdf
- TBT 1688-1993 铁路电话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pdf
- TBT 1689-1993 铁路电话交换网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方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