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1557-1984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准 TB 1557-84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1984—12— 27 发布 1985—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本标准是驼峰调车场头部咽喉区溜放进路、推送进路和调车进路的进路控制设备研究、 设计的基本技术条件。它适用于简易、非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等各种驼峰调 车场。 1. 总则 1.1. 新建和改建驼峰调车场时,应对运输能力、驼峰类型、线路平纵断面布置等综合考虑, 选用合适的进路控制设备,以满足提高运输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等运营要求,从而达到最佳 的经济效益。 1.2. 驼峰调车场应在峰顶设置驼峰色灯信号机。当调车场与到达场纵列布置时,到达场到 发线上应设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若显示距离不能满足推峰作业要求时,再装设驼峰色灯复 示信号机;当调车场与到发场横列布置时,牵出线上设驼峰色灯复示信号机。 1.3. 各驼峰调车场道岔区根据作业需要设置调车信号机;在调车线线束头部设线束调车信 号机。 2. 技术要求 2.1. 驼峰调车场内各种进路的控制应集中在驼峰信号楼内进行。对仅设驼峰色灯信号机的 简易驼峰调车场,驼峰色灯信号机由调车长在峰顶操纵。 2.2. 驼峰调车场内集中控制的道岔应与有关信号机联锁,挤岔时应自动关闭防护该进路的 信号机,被挤道岔末恢复前,有关信号机不能开放。解散车辆时,驼峰色灯信号机不校验分 路道岔状态。 2.3. 驼峰进路控制系统内设置必要的监测和报警设备。 2.4. 驼峰溜放进路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2.4.1. 应有进路命令存贮装置,其命令输入方式可采用人工输入或自动输入方式。能对已 存入的进路命令进行检查变更。一个最小的存贮装置容量应满足在解体前能一次将全部钩车 进路命令贮入的车列占日解体车列的80%以上。对钩数较多的车列,不能一次贮入的钩车 命令能不停止解体作业,边溜放边贮存,存贮装置应具有循环贮存的功能。 2.4.2. 道岔应具有机车车辆是否占用表示,开通位置表示,转换及挤岔表示。 2.4.3. 溜放进路上的分路道岔控制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2.4.3.1. 应采用快动型转辙设备,其转换时间不大于0.8s。 2.4.3.2. 道岔应设区段锁闭。但当车辆在转辙设备启动后进人道岔轨道区段,道岔应能继 续转换到底,尖轨尖端密贴基本轨。车辆末进入道岔轨道区段,转换中的道岔经操纵应能中 途改变转换方向。 2.4.3.3. 程序控制的道岔按进路命令转换时,如因故岔尖被阻不能转换到底时,应在规定 时间内自动转回原位。在满足2.4.3.2 项条件时,程序控制的道岔应随时可经人工扳动至需 要位置。 2.4.4. 溜放进路上设置的车辆占用监督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2.4.4.1. 每组道岔应装设的车辆占用监督设备可用轨道电路、计轴器或其他监督手段实 施。 2.4.4.2. 位于道岔尖轨前方的保护区段的长度,应保证车辆在该岔以规定的最高速度运行 时,已开始转换的道岔能在钩车第一轴驶上道岔尖轨前转换完毕。 2.4.4.3. 道岔区的轨道区段以一个道岔划分为一个区段并尽可能缩短轨道区段长度。同时 应保证当允许溜放车辆跨在本轨道区段上时,不能出现“无车”的错误表示。 2.4.4.4. 采用轨道电路为车辆占用监督设备时,其分流灵敏度应不低于0.5Ω,此时轨道 继电器释放时间应不大于0.2s。 2.4.5. 当前后车组在进路上发生追钩而不能保证道岔按贮存进路命令转换时,应能取消追 钩车组进路命令。 2.4.6. 溜放进路程序控制设备应有车组顺序和进路去向以及各种操纵状态的显示。处于程 序控制下的道岔,应有受控状态的表示。 2.5. 驼峰推送进路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2.5.1. 驼峰推送进路指牵出线,到达场到发线、推送线各至峰顶并以驼峰色灯信号机的各 种显示指示机车车辆进行推送作业的进路。驼峰色灯信

文档评论(0)

go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