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272.3-2000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3部分:系统功能性评估.pdf

  • 8
  • 0
  • 约3.9万字
  • 约 24页
  • 2017-09-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0-12-11 颁布
  •   |  2001-08-01 实施

GB/T 18272.3-2000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3部分:系统功能性评估.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 性的评定 第 部分 系统功能性评估 制定的 在技术内容和编写规则上与之等同 在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的总标题下 包括以下 个 部分 第 部分 总则和方法学 第 部分 评估方法学 第 部分 系统功能性评估 第 部分 系统性能评估 待制定 第 部分 系统可信性评估 第 部分 系统可操作性评估 待制定 第 部分 系统安全性评估 待制定 第 部分 与任务无关的系统特性评估 待制定 标准是其中的第 部分 标准的附录 附录 和附录 是提示的附录 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川仪股份 有限公司 西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 研究所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 公司 国家工业控制机及系统工程技术研 中心 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庆祈 徐晓燕 李明华 标准参加起草人 张春明 刘铁椎 刘慕尹 于美梅 李光沐 苏伟辉 刘鑫 标准委托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负责解释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前言 国际电工委员会 是一个由各个国家电工委员会 国家委员会 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 织 的目标是促进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 为此目的而出版国际标准 并举办其 他各种活动 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是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的 对所制定标准感兴趣的任何一个 国 家委员会都可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与 有联系的国际组织 政府机构和非官方组织也可以 参与标准制定工作 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按照双方 成的协议紧密合作 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 是由各技术委员会代表了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所有国 家委员会提出的 这些决议和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所涉及的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 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 并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 并在 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承认 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 各国家委员会承诺在其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最大限度地采用 国际标准 标准与相应的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 如有不一致之处 应在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 明确指出 不提供表示其认可的标志程序 对于某些装置声明符合 某项标准 不负任何责任 请注意 本国际标准的某些原理可能涉及专利权 对任何此类专利权的确认不负任何责任 国际标准 由 第 技术委员会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的 分委员会 系统 制定 标准的文本以下列文件为依据 国际标准草案 表决报告 有关表决批准 标准的详细情况可参见上表指明的表决报告 整个标准由一系列出版物组成 这是其中的第 部分 第 部分为总的导则 因而作为一个 独立 的出版物 第 部分详细论述了评估方法学 第 部分至第 部分为各类特性的评估指南 第 部分至第 部分对特性做了划分 将各种相关特性归入同一类别 整个标准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第 部分 总则和方法学 第 部分 评估方法学 第 部分 系统功能性评估 第 部分 系统性能评估 第 部分 系统可信性评估 第 部分 系统可操作性评估 第 部分 系统安全性评估 第 部分 与任务无关的系统特性评估 附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 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 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