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 第23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指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或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以外病变的病毒。 主要包括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小RNA病毒科、冠状病毒科等。 第一节??? 正粘病毒 正粘病毒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一个种,流感病毒 (influenza)为流感的病原体 分三型 甲(A)型—大流行 乙(B)型—局部暴发, 致病性低 丙(C)型—婴幼儿(病情轻微,抗原稳定)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形态 球形( 80~120nm ) 丝状、杆状、长短不一 结构 流感病毒为包膜病毒, 由三部分组成 分型与变异 分型 根据NP、MP、分型甲、乙、丙三型(甲型易发生变异) 根据HA、NA抗原性将甲型分亚型(HA 1-16、NA 1-9) HA与NA抗原性均易发生变异 流感病毒命名法 型别/宿主种别/分离地点/序号/年代(H、N亚型) 变异—HA与NA的抗原性变异有两种形式 抗原性漂移—抗原结构发生经常性, 逐步的连续改变 原因:HA或NA基因发生突变或人群免疫力选择造成的 特点:变异幅度小(<1%),属于量变(亚型内变异) 结果:引起小规模流行(1-3年) 抗原性转变—突出的、激烈的、不连续的改变, 形成新的亚型 原因:HA和NA的基因突变或重组 特点:变异幅度大(20-50%),属于质变,形成新亚型 结果: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造成大规模流行(10-15年) 培养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患者(发病2-3天传染性最强), 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 致病机制: 病毒局部增殖(不入血)—细胞变性坏死、纤毛脱落—扩散至下呼吸道, 引起病毒性肺炎 所致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 潜伏期:1-4天 发病期: 局部症状:上感症状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肌痛 并发症:继发细菌性感染, 可死亡 免疫性: 同型短暂免疫力(1-2年)三型交叉保护,对新亚型均无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流行期 根据典型症状 作临床诊断 实验 室检测新变异株 1病毒分离 2 血清学诊断 3 快速诊断 防治 降低发病率 接种疫苗—流行株或灭活、亚单位疫苗 干扰素 中草药、抗生素 第二节 副粘病毒 特点 1、类似正粘病毒,但较正粘病毒大(150~300nm) 2、单股负链RNA, 但不分节段,抗原性稳定 3、刺突两种 HA蛋白—凝集红细胞 F蛋白—溶血和细胞融合作用 4、鸡胚多生长不良,细胞培养多有CPE 包括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一、麻疹病毒 是儿童急性传染病麻疹的病体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为球形,120-250nm 包膜刺突 HA—只凝集恒河猴RBC HL—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胞浆、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细胞培养:可见CPE(多核巨细胞)和包涵体 抗原稳定,只有1个血清型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急性期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鼻咽分泌物,也可间接接触 传播 致病机制:靶细胞CD46(除RBC外) 所致疾病——麻疹 潜伏期:1-2W 前驱期:发热、卡它症状(鼻、眼), Koplik’s(2-3天) 发疹期:发热第4天出疹,全身红色丘疹,全身症状加重(NS症状、肝脾淋巴结肿大),并发症(肺炎、脑炎),死亡 恢复期: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症状消失(全程10-14天) 慢发病毒感染: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缺陷病毒 免疫力牢固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由于 症状典型、出疹规律,一般无需实验室检查(可用于不典型病例)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 快速诊断 防治 减毒活疫苗接种—预防 丙种球蛋白—紧急预防 二、腮腺炎病毒 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儿童) 球形,刺突 HN—血凝(H)放置一段时间自然洗脱(N) F—细胞融合(多核巨细胞) 只有一个血清型 致病性 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间接接触 所致疾病—流行性腮腺炎 潜伏期:2-3W 前驱期:发热、厌食、不适 发病期:单、双侧腮腺肿大,疼痛 并发症 睾丸炎,男性不孕症主要原因 免疫力牢固 防治:三联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球形 包膜刺突 G—与受体结合、吸附 F—强烈细胞融合作用(故名),形成合胞体及胞浆嗜碱性包涵体 只有1个血清型 抵抗力弱,对冻融敏感 传染性强(冬、春流行),飞沫及接触传播 局部炎症(不入血) 成人、较大儿童, 上感 2-6月婴幼儿,严重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可能是I型超敏反应的结果。 免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