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归因危险度(AR) 也称特异危险度、率差或超额危险度 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 AR值越大,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越大 吸烟与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RR与AR比较 疾病 肺 癌 心血管疾病 吸烟者 (1/10万人年) 50.12 296.75 非吸烟者 (1/10万人年) 4.69 170.32 AR (1/10万人年) 45.43 126.43 RR 10.7 1.7 RR和AR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重要指标。 RR:率比,具病因学意义 AR:率差,更具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 RR:吸烟与肺癌的病因联系较强 AR:戒烟对心血管疾病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更大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也称为病因分值(etiologic fraction, EF) 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死亡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它反映暴露人群如果能够避免暴露于这一危险因素,发病危险性可以减小的百分比 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全人群危险度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 表示人群因暴露而增加的发病率或消除暴露后人群能减少的发病率 5)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也称人群病因分值(PEF) 指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死亡的百分比 它反映人群如果能够避免暴露于这一危险因素,发病危险性可以减小的百分比 五、常见偏性及控制方法 (一)失访偏性:是队列研究最多见最重要最不易控制的偏性。由于随访时间过长,人员流动和样本过多,总有些研究对象迁出、迁入、外出或不能完全参加研究的全过程,使收集的资料不完全造成失访,超过15%则偏性太大 控制方法:扩大样本含量约10%左右;进行有效的宣传鼓动和教育工作;加强对随访员的业务培训与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随访计划和提高随访率的措施;在进行资料分析时对失访人员的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比较。 五、常见偏性及控制方法 (二)信息偏性:也称为测量偏性,是测量暴露和结局(终点)的有关信息时出现的偏性 信息偏性控制: 随访员的培训 统一诊断标准 统一诊断方法 仪器要校正 盲法调查 五、常见偏性及控制方法 (三)混杂偏性 由混杂因素引起的偏性 这种偏性重要的是判断那些因素为混杂因素 设计阶段的:随机化、匹配和限制 分析阶段的: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 主要优缺点 符合因果时间顺序,验证病因的能力较强 直接获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资料完整样本大,各种偏性相对小,结果可信 可用于特殊人群特殊因素的研究 获得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可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优点 主要优缺点 耗时,耗人力、物力、财力 时间长易发生失访为主的各种偏倚 设计要求严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难度较大 随访过程中已知变量的变化或未知变量的引入增加分析难度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缺点 它是一种神经系统毒物,抑制酶的活性,影响脂蛋白代谢。已经开展的研究证实长期接触低浓度CS2可引起精神病、多发性神经炎等。但CS2长期低剂量的暴露与冠心病的关系却一直没有明确结论 20世纪60年代芬兰职业卫生研究所开展了一次5年前瞻性队列研究确定了CS2长期低剂量暴露与冠心病的因果关系 CS2长期低剂量暴露与冠心病的关系 例 一、确定研究因素 研究因素:长期低剂量的CS2暴露 暴露定义 在有CS2暴露(但不至引起急性中毒)的车间工作至少5年以上 二、确定研究结局 心肌梗死 血压变化 心电图的改变 心绞痛发作 结局指标 三、确定研究现场和研究人群 42-67年在粘纤厂工作 年龄25至64岁; 至少有5年CS2暴露史; 未患冠心病的所有工人 (343名,全为男性) 研究现场:芬兰的一个粘纤厂和造纸厂 研究人群 暴露组 对照组 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 出生地区相同; 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 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343名男性工人 四、资料收集 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 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及工作年限、吸烟、业余时间的体力活动情况 用药情况、既往车间CS2的浓度等 血糖、血脂、血清胆固醇水平、血压、心电图、心脏大小、体重及车间CS2浓度的动态变化 询 问 查阅档案记录 实验室检 查 五、质量控制 采用国际通用的检查方法和判断标准,并贯彻始终 事先校准各种仪器和设备 重复测量和分析某些指标 六、资料分析 CS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3.57,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分组 结局 发病数 RR RR 95%可信区间 暴露组(343人) 对照组(343人) 致死性 非致死性 合计 致死性 非致死性 合计 14 11 25 3 4 7 4.08 3.21 7.29 0.87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