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要求 一、了解藏象、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熟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三、掌握五脏、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和脏腑之间的关系 四、熟悉五脏与形体官窍五志五液的联系 主要内容 一、藏象与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素问·六节藏象论》: “帝曰:藏象何如?” ㈠脏腑的名称 六腑 奇恆之府 三、脏象学说的特点 ㈠、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的五脏中心论。 ㈡、 “以象测脏”。 ㈢、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统一体。 四、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 人体之阴阳 一、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一)心(心包络) 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形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医学入门〉:“形如未开莲蕊,居肺下膈上是也。”在五行中属火,通于夏气,与小肠相表里。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 (1)涵义: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注全身,以发挥濡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方面。 “脉者,血之府” 全身血液赖心脏的搏动而运行。 主血 心有生血作用。 主脉:心与脉相连,脉为血之通道。 (2)机理: ① 心之阳气的推动与温煦振奋: (3)生理病理表现(临床意义) 主要通过面色,舌质的颜色,脉象及胸部感觉反映。 生理表现 心血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心气充沛 舌红活荣润, 脉道通利 脉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 病理表现: 面白无华 心血亏虚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 血脉受阻 有瘀点、脉律不齐 结、代 促、涩, 心前 区憋 闷刺痛。 2.心主神志〈古称心藏神〉 (1)神的涵义: 广义之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眼神、面色、呼吸语言,姿态等)。 狭义之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心主神志的涵义: 心有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 维活动的作用。 中医学从整体观出发,认为神分属于五脏,故曰“五神脏”,但主要作用归属于心,心有接受外界信息反映的能力。 作用表现: ①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能力: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如《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②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能协调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故成为生命活动的主宰。 如《灵枢·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3) 机理: ①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②受古代哲学“心性论”影响。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 中医学心的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性哲学的鲜明特点。 (4)生理,病理表现: ①生理: 精神振奋 神志清晰 心血充足—心神得养 思维敏捷 反应灵敏 记忆力强 ②病理: 精神不 振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思维反应迟钝 失眠多梦健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