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苏现波 林晓英 著 煤炭工业出版社 序 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其开发利用不仅可直接获取经济效益,而且对煤矿减 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都具重要意义。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新一轮资源评价表明我国煤 层气资源量为36.81×1012 3 亿m ,居世界第三位,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近年来,以“西气东 输”为代表的一系列输气管线的建设和我国天然气年产量突破500 亿m3 ,从而进入世界产 气大国行列,使得我国的能源结构在逐渐发生调整,煤炭所占比例降到了70% 以下。但这 种能源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显著差距。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无疑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 有重要推动作用。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在经历了 20 余年的艰苦探索后,终于实现了局部商业化开发, 沁水盆地2007 年底煤层气井将达到1450 口。特别是近期国家一系列鼓励煤层气开发和强 制煤矿瓦斯治理的政策相继出台,使得众多地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如 河南省2007 年煤层气开发井数将达到50 口,河东煤田、贵州六盘水煤田、宁夏二道岭矿 区、辽宁、韩城、新疆等地也相继进入了勘探或开发试验阶段。在包括国家“973 ”项目在 内的一系列重大课题的资助下,针对中国具体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的基本 理论日臻完善。 在此前提下,苏现波、林晓英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资料基础上,结合作者近期的研究成 果,编著了《煤层气地质学》一书。该书与7 年前的《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相比, 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加完整,基本上包含可煤层气地质学领域的必威体育精装版进展。本书显著的 特色是在对煤层气地质学基本理论论述的同时,注重研究方法的介绍和在煤层气勘探开发 中的应用。为非常高兴在为作者《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作序7 年后的今天又为该书 作序。深信这本书的出版对我国煤层气的产业化进程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十分欣慰 地向大家推荐这部有价值的参考书,同时祝愿作者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 年9 月19 日 内 容 提 要 本书根据大量国内外煤层气生产与科研资料,结合作者近期的科研成果,对煤层气地 质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全书共分七章,包括从煤层气的成因、煤层 气储层、煤体变形、煤层气的赋存状态、煤层气成藏机理、煤层气藏数值模拟和煤层气资 源勘查。 本书可供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目 录 序 前言i 第一章 煤层气的成因1 第一节 煤成烃机理1 一、煤成烃的物质基础1 二、煤的化学结构与双组分模式2 三、煤化作用的化学过程3 第二节 煤层气的成因5 一、生物成因气5 二、热成因气8 三、混合成因气10 四、无机成因气11 第三节 煤层气的成因判别11 一、有机成因气的判别11 二、无机成因气的判别11 第四节 煤层气的地球化学特征13 第二章 煤层气储集层16 第一节 储集层的孔隙与裂隙特征16 一、基质孔隙17 二、煤的裂隙特征23 三、煤层气储层几何模型36 第二节 储层的渗透性39 一、基本概念39 二、渗透率的影响因素40 三、渗透率参数的获得45 第三节 储层的其它性质51 一、储层的力学性质5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