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参菌生态种植技术 白参菌母种培养基配方有何要求? 这里介绍适用白参菌母种的几组PDA加富培养基配方。 配方1:马铃薯200克(去皮,煮汁),麦数1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以下同)。 配方2: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陈1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 配方3:马铃薯200克(去皮,煮汁),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0.5克,蛋白陈3克,硫酸镁0.5克,琼脂15克。 配方4: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陈10克,琼脂20克。 配方5:葡萄糖10克,磷酸二氢钾0.5克,氯化钠0.2克,酵母汁100毫升,硫酸镁。.2克,碳酸钙2克,琼脂20克。 配方6:黄豆芽250克,松针(干)5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 配方7:葡萄糖30克,蛋白陈15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琼脂20克。 配方8:苹果100克(煮汁),蛋白陈2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 以上母种培养基制作方法,按常规操作。 白参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有哪些? 下面介绍三种不同基质原料,适于白参菌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 (1)木屑培养基配方 配方1:杂木屑88%,麦数10%,石灰1%,石膏粉1%。 配方2:阔叶树木屑78%,麦麸20%,蔗糖0.8%,石膏粉1%,硫酸二氢钾0.2%。 配方3:阔叶树木屑74%,麦麸25%,蔗糖0.8%,硫酸按0.2%。 配方4:阔叶树木屑66%,麦麸30%,蔗糖1%,石膏粉1%,黄豆粉1.5%,硫酸镁0.5%。 配方5:杂木屑60%,棉籽壳20%,玉米粉8%,麦麸10%,石膏粉1%,葡萄糖粉1%。 配制方法:按配方称取原料,先将糖等可溶性辅料溶解于水,麦麸、石膏粉等辅料干态混合均匀,再与主料木屑充分搅拌均匀,加清水拌料,调至含水量为60%一“%,pH灭菌前调至6-7。 (2)棉籽壳培养基配方 配方1:棉籽壳98%,蔗糖1%,石膏粉1%。 配方2:棉籽壳83%,麦麸15%,石膏1%,蔗糖1%。 配方3:棉籽壳78%,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 配方4:棉籽壳68%,麦麸18%,木屑10%,玉米粉2%,石膏1%,白糖1%。 配制方法:按配方比例,先将棉籽壳加适量水拌匀,堆闷3-4小时,使其吸水,然后与辅料混匀,调至含水量为60%一65%,pH灭菌前调至6-7。 (3)小麦或玉米粒培养基配方 配方1:小麦98%,碳酸钙(或石膏粉)2%。 配方2:小麦90%,木屑8%,碳酸钙(或石膏粉)2%。 ·250· 配方3:玉米粒100%,另加0.2%多菌灵(用于浸泡玉米粒)。 配方4:玉米粒70%,阔叶树木屑24%,麦麸5%,石膏粉1%。 白参菌原种与栽培种制作按常规,在逐级扩繁中,为防止杂菌侵入,提高纯菌率,在接种和培养管理上必须符合规范化要求。 白参菌什么季节栽培为适? 白参菌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温23℃~26℃,长菇适温16℃-23℃。白参菌生产周期较短,从接种到采收仅20天左右,云南省玉溪等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根据白参菌的生物学特性,最佳栽培季节为秋栽9-10月份,春栽3-5月份。上海地区8月上旬接种,10月中下旬开始形成子实体,此时自然气温为16℃-23℃,正适合白参菌生长。南方福建古田县春、秋两季各种2批。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气温情况而定。充分利用房棚空间和最适时间,每年可以安排生产4-6批,亦可实施温室工厂化周年制生产。白参菌栽培季节总体要求“三对准”:对准当地气候、海拔,因地制宜认定最佳播种期;对准种性温度特征,选好对路菌种;对准播种期为界限,提前3个月制种,确保不误栽培季节。 白参菌栽培场地和菇棚有何要求? (1)栽培场地 白参菌栽培场地要求环境清洁、地势平坦或缓坡地、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用电方便的地方。为了防止积水,地势要高,并且排水方便,而且要坐北朝南,以利于保温。为了防止制种时产生的杂菌污染,栽培生产场所应当远离制种场所,并处于制种尝试的南面,栽培场地选择好后,剔除土中的石块、杂物,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四周和土中撒些生石灰消毒。 (2)菇棚搭建 白参菌现有栽培方式是以塑料袋装培养料作为长菇裁体。在室内、外搭建多层架床,春、秋两季连续生产4-6批,形成多层次立体栽培。 栽培房棚无特殊要求,野外栽培生态环境较适应。一般南方附件古田县实用菇棚高2.5米,每棚250-300米2,竹木做骨架。棚顶盖黑色薄膜加草帘,四周茅草或草帘围护,棚内搭摆袋架,架宽90-100厘米,分设架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