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三大社会理论形态 2010级计算机(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2)班 李梦华 学号摘要 马克思以人的发展状况为标尺,从主体价值视角出发对人类历史进程进行了理性的审视,形成,了其唯物史观中独具特色而又贯穿始终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当前,全面理解并科学把握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于科学定位现在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深入理解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三大社会理论形态的提出及发展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正式提出,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将整个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和“个人全面发展”三大阶段。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左”的思想的影响,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在理论界与学术界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刚提出时还受到不少抵触。有人认为它只是马克思“偶然提出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虽不像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样频繁地出现,但也绝不是马克思“偶然的”思想,它也有自己的思想发展脉络而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在唯物史观的实验性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在经历思想“临产前的阵痛”的马克思,尽管仍背负着人本主义异化史观,但他已经开始思考人类历史,并在人本学的逻辑框架内构筑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在分析中,他以人的本质即劳动是否异化为原则,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未发生异化的阶段、异化阶段、异化被扬弃的阶段。这可以看作是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最初萌芽。当然,由于此时马克思还没有实现历史观的彻底转变,他还没有探索到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这样,他在解释历史发展时不得不借助于“人类本性”,而整个历史在他看来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在论及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关系时,马克思虽然强调二者的相互作用,但他更倾向于用异化劳动来解释私有制而不是相反。因此,此时马克思划分的三大社会形态还明显存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 在标志唯物史观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对人本主义异化史观进行了彻底的清算,他不再将人类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与复归的过程。他从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劳动工具人手,进而研究了与之相适应的分工状况、所有制关系状况等对于人自身发展的制约。这样,马克思依据这种制约的特点,又对人类历史作了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他指出,在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各个个体通过家庭的、部落的或者是地区的联系简单地结合在一起,个体为自然界所支配;而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中,各个个体互不依赖,其间的联系仅限于交换,故个人为劳动产品所支配;只有到了第三大社会形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分工和私有制将被消灭,此时的社会才能作为“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即“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真正地实现个人的个性和自由。《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这段论述显示,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已经形成。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更加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他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经典论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这标志着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已经发展成熟。 之后,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继续了其关于社会历史进程可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的见解,并把《手稿》概括的“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人全面发展”正式概括为“直接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物化的社会关系与“自由人联合体”三大社会发展阶段,进一步丰富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内涵与理论定位 在研究社会历史进程时,马克思已经通过社会结构的横向剖析,“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形成反映人类历史进程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么他为何还要从人的发展程度出发来划分社会形态、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两点:第一,从研究主旨来看,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15∕T 3765—2024 草地碳汇监测与核算技术规程.pdf VIP
- 施工员(市政)模拟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化疗后骨髓抑制护理课件.pptx VIP
- 饲料企业从业人员法规考核试题300道带答案与解析!绝对验证过的!.pdf VIP
- 挫折与心理防御.ppt VIP
-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全国高中化学说课一等奖.docx VIP
-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12篇.doc VIP
-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培训PPT课件 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培训 消防控制室操作员培训材料.pptx VIP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报告.pptx VIP
- 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研究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