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策划论文--昙华林.doc
(论文)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与项目概况 编制依据与范围 结论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项目提出背景 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建设项目的基本条件 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 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条件 外部政策条件 第四章、建设方案及内容 方案设计原则 核心景区构成 主要建筑方案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 环境影响分析 节能措施 第六章、社会经济分析 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昙华林历史街区改造项目 1.2编制依据与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6、《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3) 7、《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 1.3结论: 昙华林及其周边地区历史积淀深厚,拥有众多近现代历史文物,可以说是活的武汉近现代史书,昙华林历史街区的改造工程,可以充分挖掘武汉近现代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可以改善武昌老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是武昌老城区充分焕发光彩。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2.1项目提出背景 武汉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9年,在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武汉被定位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对武汉建设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随着武汉城市圈,光谷高新区等的建设,无不体现出武汉对复兴大武汉的热切期盼,过去3年,武汉GDP连续跳过了3000亿、4000亿、5000亿三级,达到5515.76亿,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跃升至第六位,然而与经济建设的如火如荼相反的是,武汉的城市建设非常落后。2010年的贺岁电影《人在囧途》是一部由武汉当地公司投资的电影,但如同《疯狂的石头》引起重庆人的热议一样,《人在囧途》中如同80年代的武汉场景,引起了网络上有关武汉形象的讨论,众多网友认为,电影里武汉的形象更像是一座县城。这种评价无疑与武汉实际的经济发展程度非常不相符。 武汉自古是兵家必争的重镇,尤其在在清末、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汉口一度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通商口岸,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和国民政府的首都,著名的辛亥革命便首义于此(武昌起义)。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城市。但武汉市内,能体现武汉历史文化的建筑却是少之又少,除了汉口租界区外,武昌和汉阳老城区几乎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这实在是浪费了武汉老城区中众多的优秀历史建筑。 昙华林作为武昌老城区重要的一部分,尤其能体现武汉的历史和租界文化,在昙华林蜿蜒的小巷深处,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尽收眼底,林则徐、张之洞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痕迹,徐源泉、石瑛公馆、修旧如旧,圣诞堂、仁济医院、瑞典领事馆、文华学院等外国经典老建筑,让人仿佛伸手即可以触摸到历史老人那鲜活跳动的脉搏。武昌区政协委副主席刘翔感慨地说:“武汉三镇中,武昌的老地名数量最为丰富,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具历史文化特征,保护昙华林文化街区,就是让后人能亲身游走在老武昌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了解我们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底蕴,激发热爱武昌热爱武汉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项目建设必要性 昙华林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的主要老城区的一个重要部分,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50多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老教堂、老医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城墙,体现了武汉作为华中特大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昙华林历史街区属于武昌老城区,人口密集,居民住房多数因历史原因造成了居住环境差,有许多房屋成为了危房,迫切需要改善,政府应该在复兴大武汉这一背景下,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将改造该区域列入重要议事议程,投资兴建一个容商贸、居住、旅游于一体的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历史街区。而且,改造项目位于武昌老城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人文环境,项目完成后必将成为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居住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的一个亮点工程。 第三章、建设项目的基本条件 3.1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 昙华林是武昌区粮道街的一个老街区,位于武昌城东北部,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和螃蟹岬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现在的昙华林主要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戈甲营、马道门、太平试馆、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岬两山在内的狭长地带,全长1.2公里。 3.2社会经济概况 武汉市2010年度武汉人均收入,居副省级城市第12位。2011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9.04亿人民币。武汉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外商投资中部的首选城市,武汉拥有商业网点19万余个,有3家商业零售企业跻身全国连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