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七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一、实验目的 理解BP神经网络和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原理,掌握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对神经元的训练过程,了解反向传播公式。通过构建BP网络和离散Hopfield网络模式识别实例,熟悉前馈网络和反馈网络的原理及结构。 二、实验原理 BP学习算法是通过反向学习过程使误差最小,其算法过程从输出节点开始,反向地向第一隐含层(即最接近输入层的隐含层)传播由总误差引起的权值修正。BP网络不仅含有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而且含有一层或多层隐(层)节点。输入信号先向前传递到隐节点,经过作用后,再把隐节点的输出信息传递到输出节点,最后给出输出结果。 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联想记忆过程分为学习和联想两个阶段。在给定样本的条件下,按照Hebb学习规则调整连接权值,使得存储的样本成为网络的稳定状态,这就是学习阶段。联想是指在连接权值不变的情况下,输入部分不全或者受了干扰的信息,最终网络输出某个稳定状态。 三、实验条件 Matlab 7.X 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在Matlab 7.X 的命令窗口输入nntool,然后在键盘上输入Enter键,即可打开神经网络工具箱。 四、实验内容 1.针对教材P243例8.1,设计一个BP网络结构模型(63-6-9),并以教材图8.5 为训练样本数据,图8.6为测试数据。 (1)inputdata10,outputdata10)和测试数据(testinputdata,testoutputdata),其次新建一个神经网络(New Network),选择参数如下表1,给出BP神经网络结构图。 表1 BP网络结构模型的各项参数设置 Network Name(神经网络名称) nn10_1 Network Type(神经网络类型) Feed-forward backprop(前馈反向传播) Input ranges(输入信息范围) 来自训练样本的输入数据(inputdata10) Training function(训练函数) TRAINGD(梯度下降BP算法) Performance function(性能函数) MSE(均方误差) Number of layers(神经网络层数) 2 Layer1(第1层)的Number of neurons (神经元个数) 6 Layer1(第1层)的Transfer Function (传递函数) LOGSIG(S型函数) Layer2(第2层)的Number of neurons (神经元个数) 9 Layer2(第2层)的Transfer Function (传递函数) LOGSIG(S型函数) (2)inputdata10,outputdata10),随机初始化连接权(Initialize Weights),然后进行训练(Train),训练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并观察训练目标值变化曲线图,最后把BP神经网络训练成功后(即误差不再变化后)的误差值填入表3。 表2 BP网络训练参数 训练次数(epochs) 10000 训练时间(time) Inf 训练目标(goal) 0 学习率(lr)1e-050 两次显示之间的训练步数(show) 25 表3 BP网络各训练算法的训练目标值 Training function (训练函数) Network Name (神经网络名称) 训练次数(epochs) Performance (训练目标值) TRAINGD(梯度下降BP算法) nn10_1 10000 7.22e-5 TRAINGDM(梯度下降动量BP算法) nn10_2 10000 1.57e-4 TRAINLMM(Levenberg-Marquardt BP训练函数) nn10_3 1276 6.4269e-27 TRAINRP(弹性BP算法) nn10_4 19 2.41974e-59 TRAINSCG(变梯度算法) nn10_5 192 4.343e-51 (3)TRAINRP(弹性BP算法)、TRAINSCG(变梯度算法),然后输入训练样本数据(inputdata10,outputdata10),训练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设置相同的初始连接权(Revert Weights),观察不同BP训练算法的学习效果,把各训练算法的训练目标值填入上表3。 W(1,1) [0 0 0 0 0 0 0 0 0 0 1.4589 0.62922 -0.30395 0.83977 0.15156 0.31507 -0.90606 0 0 1.889 1.6675 0 1.0211 1.8956 0 1.9483 0 0 -0.19146 0.16119 -1.7775 -1.8126 0.59896 0.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