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三轮精品】(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农业区的开发 限时检测.docVIP

【二轮三轮精品】(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农业区的开发 限时检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轮三轮精品】(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农业区的开发 限时检测.doc

专题九 第二讲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农业区的开发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 解析: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①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地表起伏变大,故②为地表起伏大。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答案:1.D 2.B (2010·南京模拟)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3~5题。 3.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4.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 5.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解析:采用麦草方格可以增加地面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减轻沙丘面风沙侵蚀;该处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而出现盐碱化;沙漠景观和草方格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民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3.B 4.A 5.D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6~7题。 6.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人工科学考察 7.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规定合理载畜量 D.防止过度樵采 解析:第6题,地表植被不同,它们释放出的电磁波波长也就不同,因此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电磁波信息,可以实时地了解地表植被的变化情况。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离水井越近的地方,植被破坏越严重,这显然是因为离水井越近的地方,水源条件越好,过度放牧现象越严重,要控制这种生态现象的发展,应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答案:6.A 7.C (2010·重庆模拟)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山地A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土壤贫瘠,热量不足,林木生长缓慢 B.宜林荒地少,林地面积少 C.森林树种单一,经济价值低 D.采育失调,采伐以皆伐为主,森林覆盖率下降 9.图中B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资源丰富 ②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与水分配合协调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湿地面积广大,水源充足 ⑤国家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政策 ⑥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⑥ 解析:第8题,山地A为大兴安岭,由于采育失调,采伐以皆伐为主,造成森林覆盖率下降;A、B、C三选项均不属于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第9题,图中B地是我国的三江平原。该地区地广人稀,湿地面积广大,给农业生产增加了土壤排水压力,故③和④均不属于B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 答案:8.D 9.D 2006年9月20日22时,三峡水库156米蓄水正式启动,10月中旬达到 156米高程。这意味着三峡工程由围堰发电期转入初期运行期,开始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作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读图,回答10~11题。 10.三峡水库156米蓄水选择在9~10月份的原因,主要考虑(  ) A.含沙量少,泥沙淤积较少 B.水量不大,放闸蓄水容易 C.气温较低,工程容易施工 D.进入秋季,农业用水较多 11.三峡工程的发电是利用图中的落差(  ) A.H1 B.H2 C.H3 D.H2+H4 解析:三峡水库采用“排浑蓄清”的运行模式,就是考虑水中的泥沙量,即在水土流失较弱的季节蓄水;水库大坝发电机组都是利用河流上下游的水位差产生的势能发电。 答案:10.A 11.B 12.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回答,该地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