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目录学.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目錄之結構 目錄學是記錄之學。目錄之結構要素及功能如何,為必須考察之對象。 一書之目錄與群書之目錄(書目),在產生時間上有早晚,其結構要素也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包括篇目與叙錄,後者主要有書名部分與提要(解題)部分。 三、目錄之結構·一書目錄·篇目 3.1 一書目錄之篇目 篇目是一書之目錄的重要組成部分。《序卦傳》中提到各卦序次之由,卦名即相當于篇目。《太史公自序》最後谈各篇序次之由,即為《史記》之篇目。 一書之目錄,集中而典型地體現在《七略》與《别錄》二書中。以下即以其佚文為例,加以剖析。 三、目錄之結構·劉氏父子之校書 3.1.1 劉向、歆父子之校書    劉氏父子系奉詔校書,時在漢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秋八月,見《漢書·成帝紀》(頁310)。此前漢廷已有校書之舉,《太史公自序》稱:    維我漢繼五帝末流,接三代統業。周道廢,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於是漢興,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矣。 三、目錄之結構·劉氏父子之校書 《漢志·兵書略》云:   自春秋至於戰國,出奇設伏,變詐之兵並作。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諸呂用事而盜取之。武帝時,軍政楊僕捃摭遺逸,紀奏兵錄,猶未能備。至於孝成,命任宏論次兵書為四種。   可見漢廷有校書傳統。作為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王朝來說,重視文化典籍整理是必然的。但以上校書,僅限于外廷,不及于内。至劉氏父子,才是最為全面而徹底的校理典籍活動。 三、目錄之結構·劉氏父子之校書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總序,對劉氏父子校書之學術背景等有簡要之介紹:    昔仲尼沒而?言絶,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脱,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臧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説,皆充祕府。[轉下頁] 三、目錄之結構·劉氏父子之校書   [接上頁]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輙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録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羣書而奏其七畧,故有輯畧,有六蓺畧,有諸子畧,有詩賦畧,有兵書畧,有術數畧,有方技畧。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三、目錄之結構·劉氏父子之校書 阮孝緒《七錄序》文字,與上文可互相發明:    夫子既亡,微言殆絶,七十並喪,大義遂乖。逮於戰國,殊俗政異,百家競起,九流互作。嬴政嫉之,故有坑焚之禍。    至漢惠四年,始除挾書之律。其後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閣、廣内、秘室之府。開獻書之路,置寫書之官。至孝成之世,頗有亡逸,乃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命光禄大夫劉向及子俊、歆等讐校篇籍。每一篇已,輒錄而奏之。會向亡,喪[引按:當作“哀”]帝使歆嗣其前業,乃徙温室中書於天禄閣上。歆遂總括羣篇,奏其《七略》。 三、目錄之結構·劉氏父子之校書 《七錄序》又云:    昔劉向校書,輒為一錄,論其指歸,辨其訛謬,隨竟奏上,皆載在本書。時又别集衆錄,謂之《别錄》,即今之《别錄》是也。子歆撮其指要,著為《七略》,其一篇即六篇之總最,故以《輯略》為名;次《六藝略》,次《諸子略》,次《詩賦略》,次《兵書略》,次《數術略》,次《方伎略》。 阮氏自稱“孝緒少愛墳籍,長而弗倦……每披錄内省,多有缺然。其遺文隱記,頗好捜集 ”,與上“即今之《别錄》”一語,可見阮氏親見二書,欲有所補。 三、目錄之結構·劉氏父子之校書 劉氏父子等奉詔校書,除《漢志》總序所舉諸人外,還有不少學者參加了這一項工作。參錢穆先生《劉向歆父子年譜》[《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商務,2001]。可知劉向、歆父子總領其事,並總其成。 劉向歆等校書之成果有三:一是各書之寫定本,“六略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漢志》結語。有出入)。二是《别錄》,三是《七略》。 三、目錄之結構· 《别錄》《七略》之輯本 《别錄》與《七略》可能在宋代就已亡佚了,先後出現了十家輯本:洪頤煊《經典集林》本、嚴可均《全漢文》本、顧海光《武陵山人遺稿》本、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本、陶浚宣《稷山館輯補書》本、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本、張選青《受經堂叢書》本、章宗源輯本、姚振宗《師石山房叢書》本、章太炎《七略别錄佚文徵》,其中以姚氏輯本為最佳。 近來澳門大學鄧駿捷博士以姚氏本為基礎,續加纂輯,成《七略别錄佚文 七略佚文》一書,薈萃諸家,為集成之作。 三、目錄之結構· 《别錄》之完篇 《别錄》中現存完篇有哪些?各家

文档评论(0)

小玉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