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络无线参数优化调整原理01》.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SM网络优化技术文件 技术密级:★★★ 文件编号:GRPA980302 版本号:V1.0.0 注意:本资料为中国邮电部电信总局移动局内部技术资料,未经书面许可不得翻印和传播! 一九九八年三月 邮电部电信总局移动局 目 录 1. 前言 4 2. 本文的研究内容 6 3. 小区数据 7 3.1 公共数据 7 3.1.1 BCCH载频发射功能(BSPWRB) 7 3.1.2 小区全球识别码(Cell Global Identity, CGI) 8 3.1.3 基站识别码(Base Station Identity Code, BSIC) 10 3.1.4 BCCH载波频率(BCCHNO) 12 3.1.5 BCCH组合类型(BCCHTYPE) 13 3.1.6 接入允许保留块数(AGBLK) 14 3.1.7 寻呼复帧数(MFRMS) 16 3.1.8 帧偏置(FNOFFSET) 18 3.1.9 移动站最大发射功率(MSTXPWR) 19 3.1.10 跳频状态(HOP) 20 3.1.11 跳频序列号(HSN) 21 3.1.12 SDCCH/8信道数(SDCCH) 22 3.1.13 小区广播信道(CBCH) 23 3.2 空闲模式 24 3.2.1 最小接入电平(ACCMIN) 24 3.2.2 控制信道最大发射功率(CCHPWR) 25 3.2.3 小区重选滞后(CRH) 26 3.2.4 允许的网络色码(NCCPERM) 27 3.2.5 BCCH系统消息开关(SIMSG和MSGDIST) 28 3.2.6 小区接入禁止(CB) 29 3.2.7 小区禁止限制(Cell Bar Qualify,CBQ) 31 3.2.8 接入控制等级(ACC) 33 3.2.9 最大重发次数(MAXRET) 35 3.2.10 发送分布时隙数(TX) 36 3.2.11 IMSI结合分离允许(ATT) 38 3.2.12 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T3212) 39 3.2.13 小区重选偏置(CRO)、临时偏置(TO)和惩罚时间(PT) 40 3.3 位置 42 3.3.1 算法类型(EVALTYPE) 42 3.3.2 上行无线链路超时(RLINKUP) 43 3.3.3 下行无线链路超时(RLINKT) 44 3.4 信道管理/TCH上的立即指配 46 3.4.1 新建原因指示(NECI) 46 3.5 MS动态功率控制 47 3.5.1 MS动态功率控制状态(DMPSTATE) 47 3.6 BTS动态功率控制 48 3.6.1 BTS动态功率控制状态(DBPSTATE) 48 3.7 不连续发射 49 3.7.1 下行不连续发射(DTXD) 49 3.7.2 上行不连续发射(DTXU) 50 3.8 跳频 51 3.8.1 跳频状态(HOP) 51 3.8.2 跳频序列号(HSN) 51 3.9 小区内切换 52 3.9.1 小区内切换开关(IHO) 52 3.10 指配到其它小区 53 3.10.1 指配其它小区允许(ASSOC) 53 3.11 双BA表 54 3.11.1 BCCH频率表(MBCCHNO) 54 3.11.2 频率表类型(LISTTYPE) 55 3.12 空闲信道测量 56 3.12.1 空闲信道测量状态(ICMSTATE) 56 3.12.2 信道分配开关(NOALLOC) 57 3.12.3 空闲信道干扰电平平均周期(INTAVE) 58 3.12.4 干扰带边界(LIMITn) 59 3.13 多频段操作 60 3.13.1 多频段指示(MBCR) 60 3.13.2 CLASSMARK早送控制(ECSC) 62 4. 附录 63 4.1 参考资料 63 4.2 缩略 66 5. Erission参数表 67 6. 文件历史 72 7. 编制说明 73 前言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是一个集网络技术、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各种传输技术和无线技术等领域的综合性系统。从网络的物理结构分析,GSM系统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网络分系统(NSS)、基站分系统(BSS)和移动台(MS)。从信令结构分析,GSM系统中主要包含了MAP接口、A接口(MSC与BSC之间的接口)、Abis接口(BSC与BTS间的接口)和Um接口(BTS与MS间的接口,通常也称作空中接口)。所有这些实体和接口中都有大量的配置参数的性能参数。其中的一些参数在设备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已经确定,但更多的参数是由网络运营部门根据网络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运作情况来确定。而这些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对整个GSM网的运作具有相当的影响。因此,GSM网络的优化在某种意义上是网络中各种参数的优化设置和调整的过程。 作为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