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和思考.ppt

《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和思考.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和思考.ppt

* * 《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考试说明》的 变化和思考 江阴市长泾中学 沈庆 一、结合“命题指导思想” 和“典型题示例”的变化,看今年各题型考查的重点变化 命题指导思想:“选择题的设计,将以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为主”; 1、选择题的变化 典型题示例:今年的考试说明给出的8个选择例题中,与2006年相比,从题目结构来看--增加了三道材料型,从题目要求来看--有四题(1/2)是原因类型的。 《考试说明》变化的启示 1、今年的选择题难度可能会加大。 2、原因类,概念类的题目比例会增加; 3、材料型选择题可能是今年选择题拉开得分层次的“押轴题”。 选择题的备考策略 1、注重考前的限时训练,即在规定时间(20~25分钟)内完成23道选择题,使学生养成效率意识。 2、在回归书本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含义、意义,阶段特征等知识的巩固,力求精确掌握,而非大概。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复习,多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命题指导思想:材料解析题的设计,将以考查提炼和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为主。 2、材料解析题的变化 典型题示例:今年的例题3,是以06年江苏高考26题作为例题的,与去年例题相比明显的变化在增加了图片,而且材料来自于新教材课本。 《考试说明》变化的启示 今年的材料解析题,材料的形式可能比较多元,来源可能多渠道,新教材会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库。 图片信息的提炼和信息获取是否准确很关键。 材料解析题的备考策略 加强对材料的信息提取技巧的训练,解题时最好养成打草稿、列提纲的习惯;组织答案时强化使用学科语言。 3、问答题的变化 命题指导思想:问答题的设计,将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考试目标的制订和试题的命制:将适当体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并在促进学生主体性、积极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方面作积极的探索。 典型题示例:问答题3是新增加题型,为选做题,属开放性试题;评价类题目有三题涉及。 《考试说明》变化的启示 今年的高考肯定要与新课程接轨,注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而选做题的出现,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从《考试说明》的选做例题来看,评价类的题目,是比较容易设计的,开放性也较大,因此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问答题的备考策略 1、对于新题型,适当加强训练,以整理解题思路为主。 2、问答题训练讲解中,注意“启示类”“说明类”“评价类”题目,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之处。 二、根据考试内容的删减变化,加强对今年有所变化的考点训练 《中国古代史》 删减 :“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 扩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文学艺术、科技中的物理”,“秦汉文化的史学和文学、雕塑和绘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文学和艺术”,“隋唐社会经济中的手工业、对外关系中的与东南亚往来、文化中的艺术” 表述变化:“隋唐社会经济中的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旺”,“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的子目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顺序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范围扩大-整体把握春秋战国农业的发展表现(农具、技术、水利、土地资源开发); 《中国古代史》备考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范围扩大-整体把握春秋战国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冶铸业、漆工艺、纺织业、煮盐业、酿酒业、专著) 注意整体把握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制度的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和艺术”-范围扩大-整体把握春秋文学和艺术的表现;增加部分-诸子散文(代表人物、作品及特点)、绘画艺术(代表作品、地位)、青铜器的装饰(作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和物理”-内容增加-增加部分-物理(《墨经》的内容、特点、评价)。 “秦汉文化的史学和文学”-范围扩大-整体把握秦汉史学和文学的表现;增加部分-《汉书》(体裁、作者、内容)、文学的新成果(赋和乐府诗的特点、代表作及人物) “秦汉文化的雕塑和绘画” -范围扩大-雕塑的具体表现;增加部分-成都的说唱俑和洛阳的杂技俑,秦汉的砖瓦、瓦当;秦汉的绘画艺术(种类、特点、意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表述变化-整体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注意古代史四个时期的南方经济史实及发展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范围扩大-整体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表现(文学的特点、诗歌的发展及特征;艺术的种类、代表作、杰出人物);增加部分-南北朝的民歌(南北的不同特点);魏晋南北朝艺术的意义。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