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十大管理热点词汇.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十大热点词汇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1-16, 作者: 罗建法, 访问人数: 321 目 录 第 1 页 第 2 页   蓝海战略     2005年2月,韩国学者金伟灿的〈蓝海战略〉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在书中,金伟灿正式提出了蓝海战略,成为集竞争策略之大成的学说。   《蓝海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先后获得了“《华尔街日报》畅销书”、“全美畅销书”、“全球畅销书”的称号,迄今为止已经被译成24种语言,打破了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有史以来出售国际版权的记录。      而在中国,蓝海战略更是风靡一时,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学习的热点,很多企业专门组织了研讨会,把蓝海战略当作本企业未来发展的圣经。   《蓝海战略》所引起的热烈反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当今的商业现实和竞争态势下,全球的企业界对寻求新的战略手段以实现获利性增长的强烈渴望。       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这两部战略管理专著问世后,“竞争”就成了战略管理领域的关键词。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波特的竞争理论,无法突破恶性竞争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才能从血腥的竞争中冲杀而出?如何才能启动和保持获利性增长?    “蓝海战略”的核心因素包括几个方面,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实现从关注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开辟新的商业领域。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实现颠覆性发展等。,作者还提出了成功制定和执行蓝海战略的六项原则。这些原则告诉企业,该如何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克服组织障碍并把战略的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   蓝海战略在中国的狂热,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密切相关。目前,多数行业已经血流成河,出现了普遍性的利润下降,同时,竞争越来越同质化。而,寻找未来出路,使企业普遍处于茫然之中,蓝海战略的竞争思想,正符合了国内企业寻找新的发展道路的迫切愿望。     中国式管理     两年前,台湾学者曾仕强登陆中国前沿城市深圳,开始推广其《中国式管理》一书,从此,在中国掀起中国式管理的热潮,曾仕强也俨然一代宗师。一时间,从老板到流水线上的员工,莫不言中国式管理,可谓有水井处必有柳词,有企业处必有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红遍东方,俨然大救星。甚至柳传志,李东生、张瑞敏等中国顶级企业家,也都为中国式管理摇旗呐喊。      到了2005年,情况起了变化,与一片崇拜之声不同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式管理的严重缺陷,以及其本质上的落后与腐朽。不少年轻学者,包括孙景华,吴洪刚,张羿等,均对中国式管理提出了广泛的质疑和批判。      对中国式管理的思想根基的怀疑,成为批判的核心。中国式管理的思想,或由儒家思想引入的现代管理;或由《孙子兵法》等兵书权谋之学演绎出的经营谋略;或结合中国帝王学与企业管理;或由禅宗演化为管理人员个人修炼。总体上说,中国式管理思想,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则是封建农业文化的集大成者。把企业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      中国式管理大谈特谈个人如何有效统治组织的个人技巧,其中,掺杂了大量的人际技巧、洞察人心和权谋之术。仅从管理者个体而言,“中国式的管理大道”可以让管理者们成为最“精明”的管理者,但如果放大到企业群体或国家的范围,那就贻害无穷。精明个体的结合的企业将是一个市场反应最迟钝和最没有创新力的企业。     而中国式管理的前提,是假设一个不变的、封闭的组织,提倡在这里搞平衡,来修己安人,但是,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很多企业政客也许可以在一个组织中很好生存,但是未必可以给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而企业如果被太多的“做人不做事”的人把持,必然在外部竞争中灭亡,所以,本质上说,“中国式管理”带给中国企业的其实是一条死路。      如果2000年后中国仍然只有一个孔子,不知道是光荣还是悲哀?    并购     并购是企业永恒的话题,只不过,2005年的企业并购运动更加轰轰烈烈,几乎波及了各个主要的行业。     在中国的旗舰行业家电行业,长虹并购美菱,为这个寒冷的冬天注入了沸腾的热血,而早在此前,科龙被购过程中,更是引发了行业性的地震,海信,美的,万和,东菱凯琴、长虹,华帝、海尔等众多巨头纷纷牵涉其中。     在IT行业,并购运动也风起云涌。影响最大的当属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8月11日下午正式揭幕,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与雅虎全球首席运营官丹尼尔·罗森格高调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现金投资。而雅虎获得阿里巴巴40%现金收益权和35%的表决权。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起资本运作,双方的合并也将打造出中国互联网的航母级

文档评论(0)

38号店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