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版:曾经的随笔周刊.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怀旧版:曾经的随笔周刊.pdf

怀旧版:曾经的随笔周刊 在江苏宝应时,曾有过半年高中任教的经历。 那半年间,曾做过随笔周刊,在一份偶然发现的总结中,我这样写道: 转眼间大半学期已经过去了,辛辛苦苦,忙忙碌碌,难为外人道也。得失俱有,酸甜兼俱。 先总结几条: 一.做得还过得去的: 1.本学期学生共读三本书,开设读书课,(每周两节)要求每天坚持阅读15-30分钟,(估 计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在坚持)不少学生读了一定量的书,期末前在班上做一个统计。这些阅读, 倘若坚持两年,一定会为高中语文乃至整个人生打下一定的基础。 2.随笔每周一篇,未尝懈怠,批改也愈来愈认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与我在随笔中形成默 契,每周都能进行心灵对话(约占三分之一,是相当了不起的数字了),使我对中学生的内心世 界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提供些许帮助。 3.随笔周刊每周一期,坚持做下来了,每周敲同学作文平均在8000字左右,我自己原创 (包括刊首语以及评语)也一般不低于5000字。同时通过随笔推荐了一批好文章,也曾经推荐 电影与书籍。可惜近几周由于忙,坚持得不好。 4.语文文本解读差强人意,基本上能以单元专题为依托,有较为深入的剖析,发他人之未 发,而且比之以前更为透彻系统,这是支撑语文课的骨架。语文课也初步获得了同学的信任, 是睡觉率比较低的课堂。 5.坚持每月放一部电影,这学期放四部电影:(包括将放的)《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 《肖申克的救赎》、《边城》。对电影也进行了一定的讲析,效果比较好。 6.基本的要求背诵的古文每篇都让学生逐一默写过,基础扎实,为古文积累打下坚实基础。 (其实大家这一条都做得比较好) …… 仅以随笔周刊为例,除去周末,平均每天我要原创1000 字,带要输入学生的作文1600 字。 这当然是很辛苦的事,当不必在回忆中,纵然当时,也是很幸福的。 今天回头来看,这些文字,不乏幼稚甚至可笑之处,但在当初,却是活泼泼的“共同生活”。 电脑中的已经遗失了,好在当初向网上上传了一批,今天从网络上复制下来,做个怀旧版存之, 也希望有缘读到的朋友,能够受到一点启发。【凡推荐的文章,均已经略去】 魏智渊 2011 年9 月21 日星期三 1 (第一期)3 (第二期)9 (第三期)15 (第四期)23 (第五期)34 (第七期)52 (第八期)70 (第九期)82 2 随笔周刊高一30班主办 (第一期) 刊首语 文/老魏 现代社会里,钢筋水泥将人们隔开,囚禁在不同的笼子里。我们怀念村庄,怀 念村头静静的清澈的流水,怀念大槐树,怀念大槐树下乘凉的人群,嬉戏的小孩(那 曾经是童年的我们),更怀念那河水般从远古流到今天的故事……用现代的眼光来 看,那大槐树下,就是村民们的公共空间,它承载着传递信息、沟通情感、裁定是 非、品评人物、文化传承等多种作用。因为这个公共空间的存在,人们不再那么孤 独,没有电灯的夜晚也不再漫长,而在那些“日之夕矣,牛羊下括”的黄昏,晚霞 比任何时间都温暖美丽,接下来星光渐次亮起,“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 河”,那沉甸甸的星空,莫不正是由许许多多的故事书写而成? 我们生活在一个班级里,但假如没有了这样的“公共生活”,彼此之间只有竞 争并且讳莫如深,那么再现代的教室也只是冰冷的监狱。因此,铺开洁净的稿纸, 翻开或素朴或斑斓的笔记,让年轻的心事沿着笔尖或快乐或忧郁地流淌出来。 大槐树下的沟通是海阔天空没有草稿的。有话就说,有感就发,拒绝一切道德 评价。你可以欢笑可以忧郁,可以真诚可以吹牛,可以坐着躺着爬着侧着蜷着,可 以谈论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心情,也可以发呆只盯着头顶的天空渐渐进入梦乡…… 随笔,就是这样的一种无比自由的形式。随笔周刊,就是“大槐树下”的“公 共生活”。 本周主题·我的阅读史 我们的爱,匆匆谢幕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web131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