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的介入治疗[兰州军总医院].pptVIP

慢性骨髓炎的介入治疗[兰州军总医院].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放射科 印建国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全身抗感染治疗效果差,即使有疗效也难以巩固,复发率高。手术治疗创伤大,手术复杂,术后复发也不少见。 我们根据导管药物灌注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原理自1999年9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22例,获得良好的疗效,部分为临床手术创造了条件,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12-38.5岁。病史最短1.5个月,最长1年5个月。19例为外伤或外伤术后感染。3例无外伤及手术史。 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红、肿、热、痛、伤口或窦道流脓,其中3例为炎性包块加骨质破坏。胫骨15例,股骨3例,肱骨、盆骨、踝关节及足各1例。均经X线摄片诊断。 1.2: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健侧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将导管端置于病变供血动脉主干内造影,观察病变局部供血动脉情况和确定置管位置。 然后将导管调整到距病变最近的供血动脉内(勿阻血流),固定导管后回病房。采用微量泵(如无微量泵可用药瓶串联法)注入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主要根据术前药敏试验,无法取得药敏 试验者选用高效广谱抗生素。药量控制在全身用量范围内,每12h一次。间歇期用生理盐水维持。置管时间3-9天不等。 如疗效不满意仍需置管者可改其他动脉再置管。若供血动脉纤细、血运差者适量应用罂粟硷、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酣等。 结 果 近期疗效:9例行灌注治疗后,其患部软组织肿胀消失或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随后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治疗,1例绿脓杆菌感染,创面大。 拔管后复发行截肢治疗,其余12例感染症状消失,伤口愈合出院。有效率达95.9%。 2.2中远期疗效:22例中通过复查和书信随访17例,最短41天,最长3年,灌注加手术9例中随访7例,无1例复发。单纯灌注10例中4例术后1月至4月复发,其中1例死亡。其余6例全愈。 讨 论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的常见病,因其病情复杂,病史漫长,易并发慢性窦道、皮肤瘢痕及缺损、骨折、骨缺损,手术失败率和感染复发率高,成为临床医师较为棘手的难题[1]。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病灶清除。仍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病灶清除的范围是最困难的技术性领域,切除过少易于复发,切除过多则造成过大的骨与软组织缺损[2]。 2.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主要采用带血管的皮瓣、肌瓣和大网膜移植等,以覆盖创面和增加血流。 3.抗生素的应用。全身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但由于慢性骨髓炎局部血运差,全身抗生素在局部很难达到有效杀菌浓度,毒 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为克服这一缺点临床常采用局部灌注方法以提高局部的抗生素浓度,但抗生素难以到达深层组织,而疗效难以巩固。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深入开展,治疗的范围不断拓宽,国内李喜东等[3]首先应用介入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4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辟了介入治疗本病的先河。 为了进一步探索介入治疗在慢性骨髓炎作用机理,樊晓海等[4]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该研究表明 1.炎性骨中抗生素含量比正常骨高,分别在介入治疗后的0.5h、1h和2h为(p0.01),介入治疗后2h和静脉注射0.5h为(p0.05)。 2.介入治疗后血液中抗生素浓度低于静脉注射浓度(p0.01)。 3.介入治疗组中炎性组织中抗生素含量高,3h仍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介入治疗可明显地提高骨和软组织抗生素的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 其机理仍不清楚,有人认为[5]与感染灶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组织血流增多,氧分压增高有关。 根据这一理论和结合慢性骨髓炎血运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特点,我们在抗感染的同时,采用扩血管和疏通微循环的药物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组资料表明介入治疗加手术的方法疗效确切,复发率低而单纯药物灌注仍有一定的复发率。 至于置管时间目前尚难定论,郝喜东等[3]最长为7天,本组最长为9天,置管时间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有两点可以肯定, 置管时间过长会增加外源性感染的机会和拔管后止血困难。另外抗生素的用量尚待研究,局部用量与全身用量相当,局部浓度高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是否会更易产生耐药性? 总之:介入治疗慢性骨髓炎方法简单,实用性强,疗效可靠,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通过造影了解病灶周围的血管情况,对临床吻合血管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它已成为我院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常规方法。 谢 谢! * * 慢性骨髓炎的介入治疗 *

文档评论(0)

co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