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活动方案;阅读课文第一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时间轴填空。;阅读课文和下面材料,分析与西周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势和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战国)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书录》

【答案】政治局势:从争霸战争到兼并战争,社会动荡。政治体制: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逐渐瓦解,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据右侧所示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使民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要变化?;阅读课文第二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概括下面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课文第二子目,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材料春秋时,各诸侯国的“公田”荒芜现象普遍,一些贵族也利用公社农民开辟“私田”……在奴隶制国家土地所有制下,按照礼制原则,“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可是,到春秋时则不然,诸侯、贵族和周天子争夺“公田”的斗争屡屡发生,甚至还出现了把“公田”变为“私田”的事。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答案】现象:井田制遭到破坏,西周传统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根本原因: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维导图,理解战国变法的必然性。;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变法的主要任务。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补充完成下表。

【答案】任务:富国、强兵、集权以实现统一。;阅读课文第二、三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老子和孔子的政治主张有何异同?

【答案】同:都对社会现实不满。异:老子反对制度约束,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主张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也承认制度随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指出诸子百家不同的治国主张和理念。;派别;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材料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答案】历史意义: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知识脉络;课后强化;一、选择题

1.(2022·海安学业质量监测)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商朝时期,方国林立 B.西周时期,王室衰微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七雄初现;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期,诸侯国之间进行了兼并战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形势图反映的是战国时期,七雄初现,故D项正确;商朝时期未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西周王室衰微,B项错误;春秋时期没有韩、赵、魏等诸侯国,故C项错误。;2.(2022·常州12月联合调研)《史记》记载:“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这一记载说明,孔子编订《诗》《书》意在()

A.加强君主集权 B.恢复周礼

C.宣扬礼法并用 D.发展私学

;

3.(2022·淮安六校期中联考)某同学在整理历史笔记时,绘制了一张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结构图(如右图所示)。空白处应填入的是()

A.中原各国与周边民族关系紧张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C.北方战乱导致大量的北民南迁

D.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提高了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排除A项;北方战乱导致北民南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排除C项;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

4.(2022·海安学业质量监测)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劝诫统治者应该俭约谦下,不高居人民群众之上。他极力反对统治者奢侈无度,纵欲横行,并告诫统治者要清净寡欲,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会适得其反。据此可知,老子()

A.发展了早期的民本思想 B.深受墨家思想的影响

C.倡导仁政的治国理念 D.极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ere1111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音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