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ppt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人墓碑记

一、文学常识

〔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还可说明、描写。记是一种文体,是记叙文,是古代的散文。

〔二〕、碑记:又称碑志,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上。〔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三〕、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四〕、张溥〔1602-1641〕

明朝文学家,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崇

祯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

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两人

互相砥砺,崇尚节气,切磋文理,立志改革世风日下的

文坛。天启四年〔1624年〕,二人在苏州创建复社。天

启六年,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崇祯元年〔1628年〕,与张采一起,在太仓发起了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的斗争,所撰散文,脍炙人口,因此,“二张名重天下〞。崇祯二年〔1629年〕,组织和领导复社与阉党作斗争,复社的声势震动朝野。

张溥著作有《七录斋集》。包括文12卷,诗3卷。此集今存明崇祯随时本。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溥于各集前均写有题辞。此集是张溥为“兴复古学〞而编辑的一部规模宏大的总集。《四库全书总目》说:“此编则元元本本,足资检核。〞

张溥散文,在当时很有名,风格质朴,慷慨激昂,明快爽放,直抒胸臆。;二、研读文本

〔一〕第1段

问1:五人为何而死?

问2:这一段所写内容是什么?

写为五义士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背景: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欺压人民,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他们多次上疏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魏大昌等相继被杀。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抵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写下这篇《五人墓碑记》。;1.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以旌其所为

3.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及意义。

以旌其所为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以旌其所为

5.指出以下句子的文言句式。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6.翻译。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二〕、第2段

1.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

独五人之皦皦

2.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疾病而死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死而湮没不够道者慷慨得志之徒

4.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慷慨得志之徒

5.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其疾病而死

亦已众矣,;6.翻译。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够道者,亦已众矣。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问:这一段有一组对比,请找出来,其作用是什么?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与五人“激于义而死〞形成对比,赞颂五人的义举声名显赫。;〔三〕第3段

1.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敛赀财以送其行

2.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缇骑按剑而前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缇骑按剑而前按诛五人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4.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文档评论(0)

186****77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