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安全专项方案.doc

棚户区改造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安全专项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区金龙景苑二期 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 高 边 坡 支 护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 审核: 审批: 湖北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十一月 xx区金龙景苑二期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 高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项目情况 xx区xx村村委会拟在xx村一组修建金龙景苑二期,场地位于金龙路(即宝塔河小学对面),场地整平后在南侧(项目1、2期间)及场地西侧形成了两道山体岩土质边坡(主要为岩质),其中南侧边坡(AD段)总长约142.5m,高约11.5~26.5m,坡率为1:0.5,坡顶高程约87.3~105.50 m,其中AC段坡底为规划的停车位及小区道路,CD段坡底为规划的配电房,边坡背侧为1期已支护边坡,采用喷锚支护。西侧边坡总长约160m,高约7~12m,坡率为1:0.5,坡顶高程约70m~78m,坡底为规划的人行道路及拟建商业区。该边坡处为宽14m的规划道路用地,坡体拟在两年内挖除,因此该段为临时支护边坡。 拟支护边坡总长302.5m,形成边坡最大高度为26.5m,边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详见《xx市xx区金龙景苑二期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边坡详细勘察报告》。该边坡坡体类型为岩土质边坡(主要为岩质),边坡坡底为小区规划公路和基础设施,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确定为二级。 (二)边坡支护结构设计 针对本边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岩土的分布特点,受场地条件限制,无空间进行分台阶放坡,从安全、造价结合xx同类工程经验,本边坡的支护方案采用锚喷支护+截、排水沟。边坡设计按Ⅲ岩质边坡指标设计,AD段永久性边坡有效使用年限为50年,EF段临时性边坡有效使用年限为2年。 1、坡面开挖清理 该边坡大部分已开挖形成,但开挖坡面不平整且岩石风化较严重,在边坡支护前,应自上而下对边坡坡面进行修整,对坡体松散岩土体进行清除;对局部掉块、塌落的岩石采取清除、灌浆、镶补等措施处理,坡面清理完成后通知有关单位验收,清理后的边坡应立即采取支护措施,减少坡面暴露时间。 2、锚喷支护 (1)AD段永久性边坡采用1:0.5放坡+喷锚支护,钢筋网采用?6.5一级钢筋(HPB300),间距为200mm,喷射混凝土采用C30,厚度为100mm。 (2)锚杆按梅花型布置,采用20及25三级钢筋(HRB400),,间距为2.0m×2.0m,钻孔直径均取为100mm,其设计参数详见立面展布图、剖面图、大样图。锚杆灌浆采用M30级水泥砂浆全粘结注浆,水泥采用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排水孔布置间距为2.0m×2.0m(梅花型布置),孔坡降5%。 (4)喷锚支护完成后建议业主单位对边坡坡面应进行绿化防护。 3、护面支护 (1)EF段临时性边坡采用1:0.5放坡+护面支护,素喷混凝土C20、厚5cm,分两次喷射而成。 (2)排水孔布置间距为2.0m×2.0m(梅花型布置),孔坡降5%。 4、排水设计 排水沟:宽500mm,深500mm的矩形截面,为道路暗沟;截水沟:顶宽400mm,底宽300mm,深400mm梯形截面; 截、排水沟的过水面均采用厚不小于30mm的M7.5水泥砂浆抹面,截水沟距离坡顶1.50m,该段采用用C15混凝土封闭。 (三)、地质情况 (一)场地周围环境条件 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图纸和现场踏勘调查可以确定:边坡坡顶为自然山体;坡下建筑区,坡底与拟建建筑物最小距离约8.7m,边坡顶部及底部未见地下管线。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区内土层为素填土,基岩为白垩系下统五龙组(K1w)砂岩,按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风化带。本次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及边坡设计情况,勘察钻至中风化带。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Q4ml):厚0.30~6.20m,平均厚度1.34m,坡顶、回填区分布,共14孔分布,坡顶较薄,回填区较厚。坡顶主要为黄褐色粉质粘土,部分钻孔含约10%的建筑垃圾,松散,稍湿。回填区:黄褐色,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夹泥质粉砂岩碎块、块石组成,部分钻孔含少量建筑垃圾。碎石、块石呈强风化~中风化,粒径一般5~30cm,偶见大于30cm,碎块石含量占20~40%,呈棱角状,人工堆积回填,回填时间不超过5年。 ②泥质粉砂岩(K1w):主要为红褐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夹灰色细砂岩。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崩解,由于泥质物亲水性强,泥质粉砂岩比细砂岩风化、强度衰减等特征变化更快。根据勘探技术要求,本次仅揭露至中风化带,场地揭露基岩分述如下: ②-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主要坡顶分布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