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监.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資治通鑑 司馬光 作者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涑水鄉人 仁宗末,任天章閣待制兼知諫院。治平三年(1066)以所撰通志進獻,英宗命設館續修。 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新法,退居洛陽十五年,致力編著資治通鑑。 哲宗立,任宰之職,廢除新法,在位八月而死,追封溫國公,諡文正。 撰動動機(一) 司馬光進書表:「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 劉恕通鑑外紀亦嘗載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之旨趣:「春秋之後,迄今千餘年,史記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諸生歷年莫能畢其篇第,畢世不暇舉其大略,厭煩趨易,行將泯絕。」 撰作動機二 進書表云人主日里萬機,無暇觀取於史書,乃「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又云:「伏望陛下寬其妄作之誅,察其願忠之意,以清聞之宴,時賜省覽,監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捨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 動機三 進書表言:「伏遇英宗皇帝,資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思歷覽古事,用恢張大猷,爰詔下臣,俾之編集。」 修撰經過之源起 仁宗嘉祐年間,司馬光編歷年圖五卷,上起共和,下迄五代的大事年表,於治平元年(1064)上進英宗 後又寫成通志八卷,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403),止秦二世三年(-207) 治平三年(1066)四月,英宗命司馬光設局于崇文院,自行選擇協修人員,編輯《歷代君臣事跡》。 修撰經過之延請助手 司馬光任主編 司馬康為檢閱文字 范祖禹為同修 劉恕為同修 劉攽為同修 修撰經過之程序 長曆----劉義叟推朔閏 叢目----將所收集的史料,按照年月順序,標明事目,排列起來 長編----整理叢目中的史料,決定去取,修正文辭 司馬光再就長篇所載,考其同異,刪其繁冗,修改潤飾,成為定本 修撰經過之分工 長編由劉攽負責史記前後漢部分 劉恕負責三國至隋 范祖禹則負責唐至五代。 修長編之準則,「寧失於繁,毋失於略」,再待刪改。 司馬光總其成,使之如出一人之手 修撰經過之書成 至元豐七年(1084),書成,前後共修十九年。 全書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403),下迄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記1326年史事。 修撰經過之篇目 書分周紀五卷 秦紀三卷 漢紀六十卷 魏紀十卷 晉紀四十卷 宋紀十六卷  齊紀十卷 梁紀二十二卷 陳紀十卷    隋紀八卷 唐紀八十一卷  五代紀二十九卷 修撰經過之附件 通鑑目錄三十卷 「略舉事目,年經國緯,以備檢尋」,四庫提要稱此書為「通鑑之總會」 《通鑑考異》三十卷 「參考群書,評其同異,俾歸一途」,自明去取之因。 特色評價一 《資治通鑑》的修撰方式,結合官修與私修的方法 司馬光奉詔作《資治通鑑》,光乃得利用國家的人力、物力和圖書資料來修史,具備了史館修史的有利條件, 司馬光所撰用的人員,如劉攽、劉恕、范祖禹的政治觀點與司馬光近似,而最後的定本乃經司馬光一手刪削潤飾,使全書首尾一致,具有獨特見解,如出一家之作,是資治通鑑兼取官修私修之長。 特色評價二 編年早有,如春秋、左傳 自班固漢書後,斷代為史之風氣大盛,編年史書,亦以朝代為斷限,如荀悅漢紀、干寶晉紀 司馬光乃奮其雄筆,取編年之紀事時間清楚,刪削正史,以入編年,縱貫千餘年,創立編年體通史之規模。 特色評價三 司馬光曾自謂:「臣今所述,止敘國家之興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觀者擇其善惡得失,以為勸戒。」 要以史為鑒,向帝王提供歷史教訓,乃注意其記載要合乎歷史事實,力求真實、客觀 對於賢君,司馬光大力贊揚,但亦不會替其隱惡,如始皇、漢武,在記敘其不朽功業之時,亦批評其窮奢極侈,繁刑重斂 若有評論,則學史公,將之另置,在後評論,標以「臣光曰:」以示客觀 特色評價四 論者有謂此書乃「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一種工具」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的新政,在資治通鑑中常借史事而透露其意 貶東漢末之朋黨 記智伯才德之論(按祖宗之法辨事為德) 即牛李黨爭中的維州事件,申牛抑李,以反對王安石開邊方針 甚商鞅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言論亦一概不錄。 特色評價五 乏視而經濟制度變遷,水利興修,天文曆法以至典籍聚散之記載 這等資料只附在記事中,而缺乏詳細,有系統的專編記載,不足以反映各時代之歷史全貌 而特別輕視文人,日知錄中評曰:「通鑑不載文人。」 屈原之文辭不得書於通鑑 杜甫若非「出師未捷」一詩為王叔文所吟,則姓名亦不登簡牘 特色評價六 明王應麟只云:「通鑑不書符瑞。」 只可說司馬光是少談怪異而非不談怪異 司馬光對一些有規勸性之怪異事跡,仍按舊說記下 從答范夢得書中,明白示其用意:「讖記如李淳風言武氏之類及因而致殺戮叛亂者,並有之。......其妄有牽合之類不須也。......妖怪或有所儆戒,如鬼書武三思門或因而生事之類並存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