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28页.ppt

212-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28页.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2-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28页.ppt

第三、四单元 一、关于识字教学 学情分析:习惯初成 能力初具 基础初备 师生默契 精神愉悦 识字水平:语境认读容易 初步分化阶段 独立认读混淆 精确分化成难点 教学重点:精确分清字形,辨别字形的 细微之处,正确建立音形义 之间的联系。 1、抓联系 这里主要指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汉字特定的造字规律不难找到三者之间的联系,应该尽量帮助学生建立,在初次教学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2、辨细微 抓住每个字的重点难点笔画剖析,帮助学生辨别细微之处。 3、解本意 学生出现错别字的主要原因是不理解字的意义,而汉字的诸多意义都是由其本意引申的。因此,让学生理解字的本意可以避免错别字的产生。如“州”,叫学生贸然组词的话,就会出现“亚洲、舟山、周日”等词,使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如先提供几个词语让学生认读,“广州、杭州、台州、自治州”,再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知道,“州”的本意指一种行政区划,多指地名。避免了与“洲”的混淆。 识字4的成语理解是难点,如何突破? 1、分组教学,抓住重点。 每一组根据意思编排,可以抓住一个词语突破,其余就迎刃而解了。如第二组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坐井观天”入手,理解了它的意思,“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意思就由此及彼,可让学生推想了。 2、抓住联系,词文整合。 先学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再随机进行成语“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教学;同样,在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学习后,安排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学习。在《我要的是葫芦》学习后,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也找合适的成语形容这位种葫芦的人。这样,既借助故事形象地理解了成语的意思,又学着用成语对故事所蕴涵的的道理进行恰当的概括,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关于阅读教学 一年级: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 二年级:授以方法 培养能力 选文特点:内容及内涵越趋深奥 思想性强 语言精美 教学倾向:内容分析 浮躁肤浅 离开语言 空洞说教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 教法一: 1、自由读文少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然后提问:课文讲了( )的小柳树 ( )的小枣树 你喜欢谁? 2、对于填空,学生找了一些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如(漂亮、得意、骄傲)的小柳树、(会结果、谦虚、温和)的小枣树,接着,所有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说:“我喜欢小枣树,因为他会结果,还不骄傲,不会看不起别人。我不喜欢小柳树,因为他不会结果,还很骄傲,看不起别人。”师又说:“那么,喜欢小枣树的请举手。”全班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3、师顺势提出下步学习要求:小朋友都喜欢小枣树,把为什么喜欢小枣树的句子划下来。把为什么不喜欢小柳树的句子也划下来?学生纷纷读课文,找句子,然后是七嘴八舌地讨论交流。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要学习小枣树的谦虚,不要学小柳树的骄傲。 教法二: 1、自由读文,认读生字词后,师问:小朋友,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长怎么样呢?读读课文1-4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说说。学生找到相应的词句,理解小柳树很美,而小枣树很难看。 2、师再提问:小柳树对他的这位邻居有什么看法呢?学生:小柳树看不起小枣树,很骄傲。朗读有关句子。 3、接着引导学生读5-8自然段,问:秋天的时候,他们又分别是怎样的?小枣树却是如何对待小柳树的呢?朗读相关语句。 4、这时,师提问:你喜欢小柳树和小枣树吗?为什么?最后师作总结:是呀,老师也喜欢小枣树,因为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但是,老师也喜欢小柳树,因为小柳树长得很美,老师喜欢一切美的事物。同时,小柳树还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相信此时的小柳树也学会了夸奖别人呢! 5、想象一下,小柳树会怎样夸奖小枣树呢?引导学生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懂得要平和地面对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 1、师首先要读懂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喜欢谁?”与“喜欢他们吗?”“喜欢谁?”是二选一,而后者的问题,二者可以兼而有之,喜欢两者的不同方面。 2、谈感受要把握好时机,不要过早地让学生下定论。 在学生对文章的感知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ngbao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