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种植课程汇报.ppt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讲人:

日期:

大蒜种植课程汇报

CATALOGUE

目录

01

大蒜种植基础

02

生长期管理要点

03

病虫害综合防治

04

采收与加工处理

05

实践案例分析

06

课程总结与考核

01

大蒜种植基础

品种特性与选择标准

抗病性与适应性

选择具有高抗病性(如锈病、白腐病)的品种,同时需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确保稳产高产。例如紫皮蒜耐寒性强,白皮蒜适合温和地区种植。

鳞茎形态与风味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鳞茎紧实度、瓣数及辛辣程度。加工用蒜需瓣形均匀,鲜食蒜则注重风味浓郁度和汁液含量。

生育期差异

早熟品种适合轮作需求高的地区,晚熟品种则适合追求单产最大化的规模化种植,需结合种植目标选择。

土壤与气候适应性要求

适宜pH值为6.0-7.0的砂壤土或壤土,要求有机质含量≥2%,排水良好以避免鳞茎腐烂。重黏土需通过掺沙改良透气性。

土壤理化性质

萌芽期需10℃以上,生长期最适温度为15-20℃。每日至少6小时直射光,光照不足会导致蒜头变小、风味下降。

温度与光照需求

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鳞茎膨大期适当控水以提高干物质积累,采收前15天停止灌溉以防裂瓣。

水分管理

01

02

03

播种时间与深度规范

01.

播种窗口期

根据品种特性,一般在日均温稳定降至适宜范围时播种。北方需避开霜冻风险,南方需防止高温导致休眠打破困难。

02.

深度与密度控制

播种深度为蒜瓣高度的2-3倍(通常3-5厘米),过浅易倒伏,过深延迟出苗。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可平衡通风与产量。

03.

覆土与镇压技术

播种后覆细土2厘米并轻度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促进吸水,同时覆盖稻草保墒抑草。

02

生长期管理要点

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

滴灌系统优化配置

采用压力补偿式滴头与分区轮灌技术,确保水分均匀渗透至根系层,同时配备EC/pH在线监测仪实时调控营养液浓度,防止盐分积累。

腐殖酸水溶肥应用

结合大蒜需肥规律,在鳞茎膨大期增施含腐殖酸的水溶性肥料,增强根系活力并促进有机质合成,用量控制在每亩5-8公斤稀释液。

氮磷钾动态配比

根据叶片叶绿素SPAD值变化调整氮肥比例,鳞茎形成期提高钾肥占比至40%,配合螯合态微量元素叶面喷施预防生理性缺素症。

杂草防控与中耕操作

机械-化学协同除草

播种后采用二甲戊灵封闭处理土壤,生长期结合旋转锄进行3次机械中耕,深度逐次递减(15cm→10cm→5cm),破坏杂草种子萌发层。

秸秆覆盖抑草技术

收获后保留10-15cm秸秆粉碎覆盖,配合木霉菌生物制剂喷洒,既抑制杂草又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

行间微地形改造

通过起垄时形成15°坡面并铺设反光膜,增强行间光照强度,抑制喜阴杂草生长同时提高地温。

温湿度环境监测管理

多层气象站组网

在田间布置冠层、地表及地下10cm三层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通过LoRa传输至云平台,当冠层湿度持续高于85%时自动触发风机除湿。

相变材料调温

在极端低温区域埋设石蜡基相变储能胶囊,日间吸收过剩热量,夜间释放维持根区温度在12-18℃区间。

智能通风策略

基于CFD模拟优化大棚侧窗开闭角度,实现每小时6-8次换气率,将CO₂浓度稳定在800-1000ppm范围内。

03

病虫害综合防治

常见病害识别与诊断

白腐病症状与诊断

叶片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为白色霉层,严重时整株枯萎。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形态确诊。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木霉菌制剂使用

通过喷施或拌种方式施用木霉菌,可有效抑制土传病原菌生长,同时促进植株根系发育。

昆虫病原线虫引入

针对地下害虫如蒜蛆,在灌溉水中加入昆虫病原线虫,可穿透害虫体壁导致死亡,且对环境无污染。

植物源农药制备

利用大蒜素提取物与苦参碱复配,制成生物农药喷雾,对叶部病害防效显著且无化学残留。

化学药剂安全使用准则

药剂选择原则

安全间隔期管理

施药时机控制

防护装备规范

优先选用低毒、高效、持效期适中的药剂,如嘧菌酯类杀菌剂,严禁使用高残留有机磷制剂。

应在病害初发期或害虫低龄期施药,避开雨天和高温时段,确保药液有效沉积。

采收前严格执行药剂标注的安全间隔期,鳞茎类作物至少需间隔20天以上。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及护目镜,施药后及时清洗器械并处理废弃包装物。

04

采收与加工处理

成熟度判断与采收时机

叶片状态观察

当大蒜植株下部叶片逐渐枯黄、上部叶片仍保持部分绿色时,表明鳞茎已进入成熟期,此时采收可保证蒜头饱满且耐储性最佳。

鳞茎硬度检测

成熟大蒜鳞茎外层鳞片应干燥紧实,用手轻捏时能感受到明显硬度,若鳞茎过软则可能因未完全成熟导致储存期缩短。

土壤湿度控制

采收前需确保土壤处于半干旱状态,过度湿润易导致蒜头带泥且增加腐烂风险,而过度干燥则可能引发鳞茎开裂。

采后保鲜储存技术

自然晾晒处理

采收后的大蒜需平铺于通风阴凉处晾晒,持续晾晒可使外层鳞片充分干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