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芜湖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A4.docxVIP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芜湖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A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

芜湖一中2023级高二年级3月份教学质量诊断测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

1.下列关于种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

②每立方米自来水中有20个大肠杆菌,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

③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④预测某个动物种群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可来自现有种群的年龄结构

⑤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中的雄性个体,属于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⑥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2.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鼠,第二次捕获6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20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10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A.100只/公顷 B.120只/公顷 C.150只/公顷 D.300只/公顷

3.丹顶鹤栖息于开阔的平原、沼泽、湖泊等地。每年的4月~4月中旬到达东北繁殖地,11月~11月中旬到达江苏盐城越冬地。下列对丹顶鹤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其种群数量时,若所做的标记容易脱落,则可能会造成调查值偏大

B.对盐城的丹顶鹤年龄组成进行调查可以预测繁殖地丹顶鹤的种群密度

C.直接影响11月份盐城丹顶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D.江苏盐城越冬地所有丹顶鹤构成一个生物种群

4.下列有关种群数量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B.“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λ的含义是种群增长速率

C.构建数学模型后需通过实验或观察等进行检验或修正

D.数量增长曲线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5.在某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甲、乙两个不同的物种连续4年的λ值(λ=当年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调查期间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调查甲动物种群密度时,重捕后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值偏大

B.使用孔目较小的渔网进行捕捞会导致乙种群性别比例失衡,从而使种群出生率下降

C.1-4年期间,甲种群每年的增长速率越来越大

D.乙种群在第2年左右,其种群数量最大

6.某实验小组开展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图1是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是将某阶段的培养液稀释1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图1中e时刻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则α的角度可能会变大

B.将培养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后盖上盖玻片

C.开展此实验之前,必须将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去除

D.估算图2所示阶段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是1.92×106个/mL

7.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现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的草原上。1994年,我国普氏原羚的数量不足30只。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普氏原羚数量持续上升。据报道,2018年时其数量已达2793只,但它们面临的威胁依然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分布区的普氏原羚种群处于隔离状态,这对该物种的延续是相当不利的

B.调查普氏原羚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逐个计数,也可以采用布设红外触发相机的方法

C.造成普氏原羚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D.虽然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但是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波动

8.关于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猞猁常以雪兔为食,猞猁与雪兔的数量变化具有周期性

B.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体现了密度制约因素影响林下植物种群数量

C.随种群密度的增加,池塘内的椎实螺的相对产卵量减少,体现了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

D.东亚飞蝗在干旱年份容易大爆发,体现了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

9.下述古代诗句中,部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其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C.昨夜雨疏风骤…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0.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资料小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小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