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敏感区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监理技术指南.docxVIP

生态敏感区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监理技术指南.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敏感区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监理技术指南

生态敏感区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监理需围绕生态保护优先原则,针对施工全周期可能产生的生态扰动、污染排放及生境破坏等问题,制定覆盖准备期、施工期、生态修复期的全流程技术控制要点,明确监测指标、操作标准及监理措施,确保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一、施工准备期环境监理核心技术要求

1.施工方案环境合规性审查

监理单位需重点核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生态保护专章内容,确保其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及项目所在地生态敏感区专项保护规划要求。具体审查要点包括:(1)施工范围是否超出生态保护红线或核心保育区边界,临时工程(如施工便道、拌合站)选址是否避开珍稀动植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等敏感区域;(2)生态保护措施是否与环评批复一致,包括表土剥离保存方案、弃渣场生态防护设计、施工废水处理工艺等;(3)施工进度安排是否避开生态敏感时段(如湿地鸟类繁殖期、鱼类产卵期),若涉及穿越河流施工,需明确围堰施工及拆除的时间窗口(一般避开4-6月鱼类繁殖期)。

2.生态本底调查与基线确认

监理需监督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施工前生态本底调查,形成包含植被类型(记录优势物种、覆盖度、高度)、动物分布(重点记录保护物种活动轨迹、栖息地范围)、土壤特征(表土厚度、有机质含量)、水文参数(河流流量、水质本底值)的基线数据报告。监理应核对调查范围是否覆盖施工影响区(主体工程区外延500米、临时工程区外延300米),调查方法是否规范(如植被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乔木20m×20m、灌木5m×5m、草本1m×1m;动物采用样线法,样线间距不小于200米),并留存影像资料作为后期生态影响评估依据。

3.生态保护设施验收

监理需对施工前已建设的生态保护设施进行验收,包括:(1)弃渣场防护设施:检查挡渣墙基础埋深(不小于1.5米)、墙身混凝土强度(C25及以上)、排水孔间距(水平1.5米、垂直2米);截排水沟断面尺寸(底宽×深≥0.6m×0.6m)、边坡防护(浆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2)施工废水处理设施:核查沉淀池容积(按日最大废水量的3倍设计)、隔油池油水分离效率(需达到90%以上)、化粪池防渗漏措施(HDPE膜厚度≥1.5mm);(3)生态隔离设施:检查围栏高度(≥2米)、密度(栏间距≤0.1米)、材质(防锈处理),确保有效阻隔施工机械进入核心敏感区。

二、施工期环境监理关键控制节点

1.土方与石方工程生态管控

(1)表土剥离与保存:监理需全程旁站监督表土剥离过程,要求剥离厚度控制在30-50厘米(耕作层较厚区域取上限),采用小型机械(如推土机)配合人工方式,避免破坏腐殖质层。剥离表土需集中堆存于专用表土场,堆高不超过5米,四周设置临时拦挡(编织袋+木桩)及排水渠(深0.3米、宽0.4米),表面覆盖防尘网(密度≥800g/m2)并定期洒水(旱季每日1次)。

(2)弃渣场管理:监督弃渣分层堆放(每层厚度≤2米)、及时压实(压实度≥90%),禁止超范围堆渣(需与设计范围偏差≤5%)。每月测量弃渣场边坡坡度(不陡于1:1.5),检查截排水沟畅通性(淤堵率≤5%),汛期前(5月底前)需对挡渣墙进行安全检测(重点检查裂缝、位移,允许位移量≤20mm)。

(3)石方爆破控制:敏感区域(距保护物种栖息地≤1000米)禁止使用峒室爆破,需采用微差控制爆破,单响最大装药量≤20kg,爆破时间避开鸟类晨昏活动期(6:00-8:00、17:00-19:00)。爆破后2小时内完成现场巡查,记录飞石影响范围(需≤50米),若发现动物尸体需立即报告并协同开展死因鉴定。

2.水污染防治监理

(1)施工废水处理:混凝土养护废水需经三级沉淀池(有效容积分别为总水量的50%、30%、20%)处理,出水悬浮物(SS)≤70mg/L、pH值6-9;机械冲洗废水需先经隔油池(停留时间≥30分钟)去除浮油(石油类≤5mg/L),再进入沉淀池;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停留时间≥36小时)+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1m3/(m2·d))处理,出水COD≤50mg/L、氨氮≤8mg/L。监理需每日抽查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每5日委托第三方检测出水水质(检测指标不少于pH、SS、石油类、COD),并留存检测报告。

(2)河道施工污染控制:围堰施工需采用钢板桩或编织袋(禁止使用土袋),围堰内抽水时需经滤网(孔径≤2mm)过滤,避免底泥扩散;水下混凝土浇筑需采用导管法,禁止直接抛投,减少水泥浆泄漏(泄漏量需≤0.5m3/次)。每完成一段围堰施工(长度≤100米),需测量施工区上下游500米范围内水体浊度(增量需≤10NTU),若超标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清理悬浮物。

3.生态扰动防控

(1)植被保护:施工区域需设置明确的边界标

文档评论(0)

伍四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