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4答案卷尾.docxVIP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4答案卷尾.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历史期中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为两部分,共100分。试卷共7页)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王国维认为,夏商“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而西周初期“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B.宗法分封制度的实施

C.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 D.礼乐制度的逐渐废弛

2.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

C.察举制开始形成 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

3.秦统一后,围绕郡县制的问题,在朝堂上发生了“师今”和“师古”的争论。丞相李斯认为,“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应加以禁止。李斯的主张(???)

①有利于巩固统一局面??②反映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③体现了进化的历史观??④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两则史料能用来说明西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有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汉书·西域传》)如图的简牍: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甘肃敦煌的汉代悬泉置遗址,留下了该驿站与西域屯田官之间物资、文书传递的记载。(???)

①护乌桓校尉的管理职责??②加强对西域的治理和开发

③张骞探索西南丝绸之路??④驿站和文书邮传制度运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紫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载反映出

A.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

B.汉朝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

C.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

D.中央监察满足了皇权的需要

6.汉代法律规定“亲亲得相首暨”原则,即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除死罪听上请减免外,不负刑事责任。汉代还多次减轻刑罚,基本上废除劓刑、刖刑,使得犯罪者除了死刑外基本可以自全其身,尊重和保障了犯罪者的人身人格,这些做法体现了汉代

A.统治者法律意识的淡薄 B.儒道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C.法家思想退出历史舞台 D.法律儒家化的时代特征

7.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

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

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

8.北魏孝文帝十分重视孝道,他认识到“孝顺之道,天地之经”;还多次下诏,要州郡地方访查“力田孝悌”“孝友德义”者“具以名闻”;还在诏书中指出“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

A.奉行世卿世禄制任用官员 B.完成了律令儒家化过程

C.将儒家思想融入治国措施 D.迁都洛阳消除民族隔阂

9.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0.“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钱穆认为,宋代以前“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谏官不监察政府,他只纠绳皇帝”。到宋代则实行“台谏合一”制度,“谏官不准由宰相任用,于是台官谏官同为须由皇帝亲擢了”。这一变化(???)

A.加强了皇帝权力 B.加强了宰相权力

C.削弱了监察制度 D.造成了冗官现象

12.元朝秉承“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治边思想,实现了对边疆地区长时间、比较稳定的统治。符合上述治边思想的元朝史实是(???)

A.突厥“控弦百万”,设羁縻府州,贡赋“不上户部”

B.“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实行捺钵制

C.“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

D.西藏“民俗尚武……惟事佛为谨”,故设宣政院管辖

13.元代中期的文人姚燧敘述:“大凡今仕惟三途:一由宿卫(值宿宫禁,担任警卫),一由儒,一由吏。”及至元末,时人论及入官途径,仍然說“首以宿卫近侍,次以吏业循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麋鹿爱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多年法律、教育从业工作,合同文书、考试真题资料分享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12月20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