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洗儿诗》《反东坡洗儿诗己巳九月九日》含答案解析.docxVIP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洗儿诗》《反东坡洗儿诗己巳九月九日》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洗儿诗》《反东坡洗儿诗己巳九月九日》含答案解析

“洗儿诗”中见自我。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

洗儿诗①

[北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反东坡洗儿诗己巳九月九日②

[明末清初]钱谦益

坡公养子怕聪明,

我为痴呆误一生。

还愿生儿獧③且巧,

钻天蓦地④到公卿。

【注释】①本诗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后,慨于自身遭遇,在黄州贬所而作。②本诗是钱谦益有感于明末官场之丑态而作。③獧(juàn):机灵。④钻天蓦地:指利用关系或手段以达到升高官的目的。

【答案】示例一:两首诗的情感不一样。苏轼的诗是基于自身政治遭遇,表达对孩子平安顺遂的期望;钱谦益的诗是有感于明末官场丑态,表达希望孩子机灵善于钻营以在官场高升的愿望。

示例二:两首诗的情感其实一样。两诗从表面上看观点相反,苏诗希望孩子愚笨以平安顺遂,钱诗希望孩子聪慧以高运亨通,但实质上,都是借题发挥的愤激之语,暗含自己因遭遇社会不公正待遇而心生不满与愤嫉,在这点上是完全一致的。

【导语】这两首《洗儿诗》以戏谑口吻道尽仕途辛酸。苏轼借“愚鲁”反讽官场险恶,饱含贬谪之痛;钱谦益则以“獧巧”直斥明末钻营之风,暗藏愤世之叹。前者是智者装痴,后者是痴者羡巧,皆通过育儿期望投射对时代的批判,异曲同工却各见锋芒。

【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及情感理解。

示例一:情感不同。结合苏轼诗“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可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深感因才华出众、直言敢谏遭政治迫害,故希望孩子“愚鲁”以避开灾祸,看似消极,实则是对黑暗官场的愤懑与无奈,核心是对孩子平安的纯粹期许,情感基调是怆然自嘲。结合钱谦益诗“我为痴呆误一生”“还愿生儿獧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可知,其目睹明末官场钻营成风、贤愚颠倒,故意反苏轼之意,表面“愿儿机灵钻营”,实则是对官场丑态的讽刺与迎合,情感中透着对现实的失望与投机心态,与苏轼的“避祸求安”截然不同。由此可知,两首诗情感因创作背景与个人态度差异而不同。????

示例二:情感相同。结合苏轼诗注释“慨于自身遭遇,在黄州贬所而作”及诗句“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可知,苏轼并非真愿孩子愚鲁,而是以反语控诉社会对才智之士的压迫,“无灾无难”背后是对世道不公的愤激。结合钱谦益诗注释“有感于明末官场之丑态而作”及诗句“我为痴呆误一生”可知,钱氏自称因“痴呆”(正直)误终身,故“愿儿机灵钻营”,实则是以反讽揭露官场溜须拍马的乱象,表面“求荣”实为对现实扭曲的悲愤控诉。由此可知,两诗虽表面观点对立,但均是借“洗儿”发泄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以愤激之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情感内核一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