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典型意象.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中的典型意象

折柳--送别,离情;梅花--坚贞,高尚;

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

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古迹——怀旧。再如:

1、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

象。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

撷取也无穷无尽。山川草木“莫不有性

情”。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

产生。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

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

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

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

命。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

思。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

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

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

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

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

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

的天真烂漫之趣。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

逝,美丽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

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

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

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

落己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

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

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

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

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

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

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

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

求全同流合污。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

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

的事物。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

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

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

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

人又常以水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

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抒

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

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经

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

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

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

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

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

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

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

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

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

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

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

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

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

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

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

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2****88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