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杀虫剂的探索:12种提取物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活性研究.docxVIP

植物源杀虫剂的探索:12种提取物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活性研究.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源杀虫剂的探索:12种提取物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活性研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其幼虫俗称韭蛆,是葱韭蒜类蔬菜重要的地下害虫,尤其对韭菜的危害极为严重。该害虫分布广泛,在我国北方各省区以及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省均有踪迹。随着韭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设施栽培的日益普及,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愈发猖獗。在自然条件下,韭蛆完成一个世代需25-30天,越冬代则需半年左右。其幼虫以休眠状态在韭根周围3-4厘米土层越冬,次年3月下旬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成虫善飞,水平间歇扩散距离可达100米左右,以上午9-11时活动最为旺盛,下午4时后至夜间则栖息于韭田土缝中,每雌虫产卵量在100-300粒,卵多产在韭根周围土缝内或土块下。

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具有钻蛀性,它们从韭菜根部钻蛀到白色嫩茎中取食,严重影响韭菜的生长和品质。新芽和嫩茎受害后,轻者叶片畸形、长势纤弱,重者生长点受损,导致无法发棵。叶鞘受害时,外层叶片首先出现症状,初期叶尖或叶片单侧条状黄化萎蔫,接着整株黄化、叶片萎蔫,最后韭株黄萎倒伏。鳞茎受害不仅会引起植株萎蔫倒伏,严重时整个鳞茎腐烂,韭丛彻底死亡。在田间,韭菜迟眼蕈蚊一般呈点片发生,重受害田会呈现缺苗断垄状。据统计,韭菜迟眼蕈蚊可造成韭菜产量损失30%-80%,给韭菜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长期以来,化学防治一直是控制韭菜迟眼蕈蚊的主要手段。然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诸多弊端。一方面,化学农药的残留问题严重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毒韭菜”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产生了担忧。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韭菜迟眼蕈蚊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使得防治效果逐渐降低,为了达到相同的防治效果,不得不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此外,化学农药的使用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迫在眉睫。

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环境友好、低毒、低残留等优点,逐渐成为害虫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植物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黄酮类、萜类、酚类等,这些成分对害虫具有多种作用方式,包括毒杀、拒食、驱避、抑制生长发育等。利用植物提取物防治害虫,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植物提取物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川乌等12种植物提取物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筛选出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为开发新型、环保的植物源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韭菜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在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韭菜迟眼蕈蚊的严重危害,制约了韭菜产业的发展。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农药残留超标、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等。因此,寻找绿色、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当前韭菜产业发展的关键。

植物提取物防治害虫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防治技术。通过研究12种植物提取物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可以深入了解植物提取物的杀虫作用机制,为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筛选出的高效植物提取物,有望开发成为新型的植物源杀虫剂,应用于韭菜生产中,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还能促进韭菜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本研究还可以为其他蔬菜害虫的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整个农业害虫防治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针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防治手段涵盖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多个方面。农业防治主要通过轮作倒茬、加大行宽、搂土降湿、晒土晒根等措施,创造不利于害虫滋生的环境。物理防治则在成虫发生期,利用60目防虫网隔离成虫,并在棚室内放置黄板诱捕。生物防治方面,4月底至10月初,使用白僵菌或萘玛昆虫病原线虫稀释成母液浇灌韭菜田,能有效控制韭蛆为害。化学防治在幼虫发生初期,可选用2%吡虫啉颗粒剂混土撒施,或70%辛硫磷乳油、50克/L氟啶脲乳油等兑水灌根。然而,化学防治带来的农药残留和抗药性问题日益凸显,促使人们寻求更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

在植物提取物应用于害虫防治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成果颇丰。植物提取物中的生物碱、黄酮、酚类、萜烯等次生代谢产物,对害虫具有毒杀、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