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口服药物给药及监测指南.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口服药物给药及监测指南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口服药物给药原则

2.患者准备

3.药物选择与配伍

4.给药方法与技巧

5.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6.药物疗效监测

7.药物安全性监测

8.特殊人群给药

01口服药物给药原则

给药时间给药时机根据药物特性及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时机。例如,抗生素应在饭前空腹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一般而言,给药间隔时间应不少于6-8小时,以确保药物浓度维持有效水平。餐前给药餐前给药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如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通常建议在餐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餐后给药餐后给药可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适用于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餐后给药时间通常在餐后15-30分钟,以减少药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给药途径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简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一般在50%-80%之间,适用于大多数药物。但需注意,口服药物需在规定时间内服用,以确保药物达到有效浓度。直肠给药直肠给药通过直肠黏膜吸收,适用于不能口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如成人使用栓剂,通常推荐剂量为50-100mg,给药后30分钟内吸收效果较好。但需注意,栓剂不适用于所有药物。舌下给药舌下给药通过舌下黏膜吸收,起效迅速,适用于急救药物。例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剂量一般为0.3-0.6mg,给药后2-5分钟起效,对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需注意,舌下给药可能引起局部不适。

给药剂量初始剂量初始剂量应基于患者病情和药物特性确定,一般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例如,降压药初始剂量通常为每日1-2次,每次2.5-5mg。初始剂量过低可能导致疗效不佳,过高则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调整剂量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疗效反应,适时调整剂量。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考虑减量;若疗效不佳,则可逐步增加剂量。调整剂量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个体化给药个体化给药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如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通常需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个体化给药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给药频率一日多次一日多次给药适用于需要维持药物稳定浓度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一般建议每6-8小时给药一次,以保持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例如,阿莫西林一日三次,每次0.5g。一日一次一日一次给药适用于血药浓度波动较小、作用时间较长的药物,如长效降压药、抗高血压药等。例如,硝苯地平一日一次,每次10mg,可保持24小时血压控制。按需给药按需给药适用于症状出现时才给药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等。例如,布洛芬按需给药,成人每次0.2-0.4g,4-6小时可重复一次,但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02患者准备

病史询问既往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包括慢性疾病、过敏史、手术史等,有助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例如,哮喘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哮喘加重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家族病史家族病史对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和药物代谢异常具有重要意义。如家族中有多例糖尿病病史,患者在使用降糖药时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用药史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包括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已停用的药物以及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有助于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例如,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药物过敏史过敏反应识别询问患者是否曾对特定药物或药物成分有过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即刻反应或延迟反应,需引起重视。过敏反应评估评估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包括轻微的皮疹、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替代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头孢菌素类或其他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

患者教育用药说明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用法、剂量、给药时间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例如,告知患者按时服用,不得随意增减剂量,避免漏服。不良反应应对教育患者识别和应对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发热等反应,应及时就医。对于轻微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患者可采取适当措施,如休息、补充水分等。药物储存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储存药物,如避光、避热、密封保存,避免潮湿或高温环境影响药物稳定性。过期药物切勿服用,以防药物失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03药物选择与配伍

药物选择原则针对性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感染性疾病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而非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安全性原则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尤其是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应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小化不良反应风险。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考虑药物的

文档评论(0)

151****66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