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收获技术规范.docxVIP

粮食作物收获技术规范.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粮食作物收获技术规范

一、概述

粮食作物的收获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规范的收获技术能够减少粮食损失、降低田间作业成本、提高储藏效率。本规范旨在指导不同类型粮食作物的科学收获操作,确保收获过程高效、安全、优质。

二、收获前的准备

(一)收获时机判断

1.观察作物成熟度:籽粒饱满、色泽均匀、茎秆变黄。

2.测量含水率:一般小麦、玉米在30%-35%时收获,水稻在20%-25%。

3.天气条件:避免雨天或大风天气,选择晴天、无露水时作业。

(二)机械准备

1.检查收割机刀片:确保锋利、无破损,调整合适的高度。

2.测量收割幅宽:根据田块大小选择合适的作业幅宽,避免重合或遗漏。

3.配置脱粒装置:根据作物类型调整脱粒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

三、不同粮食作物的收获技术

(一)小麦收获

1.收割操作:

(1)设置合适的割茬高度,留茬5-10cm。

(2)保持匀速直线行驶,避免急转弯或颠簸。

(3)及时清理割台,防止秸秆堵塞。

2.脱粒与清选:

(1)调整脱粒力度,减少籽粒破损率。

(2)使用风选筛分离杂质,确保纯净度。

(二)玉米收获

1.收割时机:

(1)苞叶开始干枯,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

(2)预留20%-30cm茎秆,便于后续处理。

2.机械操作要点:

(1)收割时同步剥皮,收集苞叶用于还田。

(2)调整割台高度,避免割断茎秆。

3.脱粒与储存:

(1)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脱粒、收集作业。

(2)玉米籽粒需干燥至含水率15%以下再储存。

(三)水稻收获

1.收割方式:

(1)人工收割:弯腰切割,尽量减少籽粒掉落。

(2)机械收割:调整割台高度,避免损伤稻穗。

2.后续处理:

(1)及时脱粒,避免田间霉变。

(2)使用筛选机去除碎秆和石块。

四、收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田间管理

1.避免超负荷作业,防止机械故障。

2.定期检查轮胎压力,确保稳定行驶。

3.保持收割路径畅通,清除障碍物。

(二)质量保障

1.控制收割速度,确保脱粒彻底。

2.及时清除混杂的异物,如塑料薄膜、石块等。

3.检查籽粒破损率,一般应低于5%。

五、收获后的处理

(一)晾晒或烘干

1.晾晒:选择通风向阳场地,摊铺厚度不超过10cm,每日翻动1-2次。

2.烘干:使用烘干机将含水率降至安全水平(如小麦12%,玉米14%)。

(二)储存管理

1.筛选除杂:去除草籽、瘪粒等杂质。

2.袋装或散装:散装需压实防虫,袋装堆码留空隙。

3.定期检查:防止霉变或虫害,记录储存环境温湿度。

六、总结

规范的粮食收获技术需综合考虑作物特性、天气条件、机械性能等因素。通过科学操作和精细管理,可最大限度提升粮食品质,为后续加工和储存奠定基础。

一、概述

粮食作物的收获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规范的收获技术能够减少粮食损失、降低田间作业成本、提高储藏效率。本规范旨在指导不同类型粮食作物的科学收获操作,确保收获过程高效、安全、优质。收获质量不仅关系到当季的收成效益,也对下一季的种植计划有重要影响。因此,掌握并应用科学的收获技术至关重要。

二、收获前的准备

(一)收获时机判断

1.观察作物成熟度:籽粒饱满、色泽均匀、茎秆变黄。成熟作物的籽粒通常具有较高的饱满度和合适的硬度,这是判断收获时机的直观标准。

2.测量含水率:一般小麦、玉米在30%-35%时收获,水稻在20%-25%。含水率是决定收获时机的关键指标,过高的含水率会导致收获过程中易破碎,且不利于后续的晾晒和储存;而含水率过低则可能导致籽粒过干,影响品质。可以使用专业的含水率检测仪进行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天气条件:避免雨天或大风天气,选择晴天、无露水时作业。雨天收获会导致粮食含水率过高,增加霉变风险;大风天气则会影响收割机的稳定性,增加操作难度,并可能导致粮食散落损失。

(二)机械准备

1.检查收割机刀片:确保锋利、无破损,调整合适的高度。钝化的刀片会增加粮食的破损率,影响收获质量;而高度不当则可能导致割茬不均或漏割现象。定期对刀片进行磨砺或更换是保证收割效果的重要措施。

2.测量收割幅宽:根据田块大小选择合适的作业幅宽,避免重合或遗漏。合理的收割幅宽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可以根据田块的形状和大小,灵活调整收割机的作业幅宽,实现全覆盖作业。

3.配置脱粒装置:根据作物类型调整脱粒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不同的作物对脱粒的要求不同,例如小麦需要较轻柔的脱粒方式,而玉米则需要更强的脱粒力度。通过调整脱粒滚筒的转速和凹板间隙,可以确保粮食在脱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分离,同时减少粮食的破损率。

三、不同粮食作物的收获技术

(一)小麦收获

1.收割操作:

(1)设置合适的割茬高度,留茬5

文档评论(0)

冰冷暗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有侵权,联系立删,生活不易,感谢大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