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砌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作为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施工管理人员,我常说:“砌体结构是建筑的’骨骼’,看似普通却关系着整栋楼的安危。”这些年参与过数十个项目的砌体验收,见过因为一块砖没砌好导致返工的教训,也见证过严格按标准施工带来的优质工程。今天就从一线实践者的视角,聊聊这套守护建筑安全的”砌体验收经”。

一、为什么必须重视砌体结构验收?

砌体结构是用砖、砌块等块体与砂浆砌筑而成的承重或围护结构,在住宅、学校、小型商业建筑中应用最广。我曾在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发现,部分80年代建造的砌体墙因当年验收标准宽松,墙面出现斜向裂缝,住户晚上睡觉都提心吊胆。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砌体验收不是走形式,而是给建筑上”双保险”——既要保证结构能承受荷载,又要满足防潮、保温等使用功能,更要为几十年后的居住安全兜底。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验收贯穿”材料-施工-检测”全流程,就像给砌体结构做一次”全身检查”。只有每个环节都达标,才能说这面墙”健康”了。

二、验收前的”两大准备仗”

2.1资料核查:从”出生证明”到”成长记录”

每次验收前,我都会先翻施工资料。这些资料就像砌体结构的”档案”,能帮我们追根溯源。需要重点核查的包括:

设计文件:核对图纸中砌体的强度等级(比如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构造要求(如圈梁设置位置)是否与现场一致;

材料合格证:砖/砌块的出厂检验报告、砂浆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记得要查试块留置数量,一般每250m3砌体做1组,每组3块);

施工记录:砌筑日期、每日砌筑高度(规范要求不超过1.5m)、雨天施工的防雨措施记录(比如砂浆稠度调整情况);

隐蔽工程验收单:构造柱钢筋绑扎、拉结筋埋设(通常每500mm高设2根Φ6钢筋,伸入墙内不小于700mm)这些”藏在墙里”的关键节点,必须有验收签字。

有次验收发现某批次砌块的出厂报告显示抗压强度仅MU7.5,可图纸要求MU10,当场就要求退场更换——资料核查就是要”鸡蛋里挑骨头”,把问题挡在施工前。

2.2现场条件:让验收环境”真材实料”

现场准备不到位,验收结果就可能”失真”。我总结了三个关键点:

墙体养护:砌筑完成后至少养护3天(夏季适当延长),避免因砂浆未凝固就检测导致数据偏差;

表面清理:清除墙面浮灰、落地灰,特别是灰缝处的砂浆疙瘩,否则靠尺测平整度时会”吃误差”;

临边防护:高层砌体施工时,外架必须搭设到位,避免验收人员在无防护情况下检查外墙,安全永远是验收的前提。

去年在28层住宅项目验收时,有面外墙因外架拆除过早,验收人员只能探身检查,最后宁可推迟验收也要先把外架恢复——安全的验收环境,是对每一个参与者的负责。

三、验收核心:从”材料关”到”工艺关”的全维度检查

3.1材料与配件:把好”第一关”

材料不合格,再高的工艺也白搭。我在工地常说:“一块砖可能不贵,但一块不合格的砖毁了一面墙,损失就大了。”

块体材料:重点查外观和强度。烧结砖要无缺棱掉角(缺棱长度超过20mm的不能用)、颜色均匀;混凝土砌块要检查是否有贯穿裂缝(裂缝长度超过砌块边长1/3的必须退场)。有次发现一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有”粉化”现象,一摸就掉渣,检测后发现是养护期不足(规范要求28天),直接要求厂家拉走。

砂浆:砂浆是块体的”黏合剂”,强度不够墙体会像”散沙”。除了看试块报告,现场还要做”稠度试验”(普通砂浆稠度70-90mm,加气块专用砂浆50-70mm),用砂浆稠度仪测,像做蛋糕面糊一样,太稀会流淌,太干粘不住砖。我还会用百格网抽查灰缝饱满度——水平灰缝要≥80%(百格网上能看到80个以上的砂浆痕迹),竖向灰缝不能”透亮”(以前见过工人图省事,竖向灰缝只填半层砂浆,后期墙面渗水就是这么来的)。

3.2施工工艺:细节决定质量

砌体不是简单”堆砖”,每一步都有讲究。我把常见工艺要求总结为”三看三查”:

看搭砌:上下皮砖必须错缝搭砌,烧结普通砖错缝不小于1/4砖长(约60mm),多孔砖不小于1/2砖长(约115mm)。有次检查发现工人为了省砖,直接”齐缝”砌筑,结果做抗剪试验时墙体整片滑移——错缝就是给墙体”上锁链”,断了锁链,墙就软了。

看灰缝: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用皮数杆控制最准,皮数杆上标着每皮砖和灰缝的位置,就像砌筑的”刻度尺”),太厚会导致砂浆下垂,太薄粘结不牢。我习惯用塞尺测,挑10个点,超过12mm或低于8mm的超过2个,就得让工人调整。

看接槎:墙体不能一次砌完时,留槎必须规范。斜槎长度要≥高度的2/3(比如墙高3m,斜槎至少2m长),像”滑梯”一样斜着留;如果条件限制只能留直槎,必须加拉结筋(每120mm墙厚设1根Φ6筋,间距≤500mm)。去年有个工地图方便留直槎没加拉结筋,后来做抗震检测时,那面墙的抗剪强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