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工作重点.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报告

PAGE

1-

精神科护理工作重点

一、患者评估与诊断

1.病史采集

(1)在进行病史采集时,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此外,患者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基本信息的收集,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背景,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2)在病史采集过程中,重点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既往精神疾病史、躯体疾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对于精神疾病史,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以及治疗效果等。同时,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特别是家族中是否有精神疾病病史,这对于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遗传性精神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在询问患者的目前症状时,需关注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情感状态、行为表现等方面。具体包括:患者是否出现幻觉、妄想、情绪波动、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记忆减退等症状;患者是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语言表达困难等问题;患者的行为是否异常,如冲动、攻击、自伤、自杀等。此外,还需了解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情况,如工作、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等。通过全面、细致的病史采集,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护理服务。

2.精神状态评估

(1)精神状态评估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评估其认知功能、情感状态、行为表现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在评估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意患者的意识水平、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连贯性等认知功能。同时,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情感反应、情绪稳定性、情绪表达方式等,以及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

(2)行为表现是评估精神状态的重要方面,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的动作、姿态、面部表情、语言表达等行为特征。例如,患者是否存在刻板动作、自伤行为、攻击行为等异常行为;患者的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是否清晰;患者的面部表情是否丰富、是否与情绪相符等。此外,还需评估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方面。

(3)在进行精神状态评估时,护理人员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心理压力应对能力等。了解患者是否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能否正确面对疾病带来的困扰;患者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否与医护人员、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是否具备一定的心理韧性,能否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通过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全面评估,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3.躯体检查

(1)躯体检查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排除躯体疾病对精神状态的影响。检查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的测量,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此外,还需对患者的头颈、心肺、腹部、四肢、神经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是否有异常体征,如甲状腺肿大、心肺杂音、腹部压痛、关节活动障碍等。

(2)在进行躯体检查时,特别关注患者的皮肤、毛发、指甲等外观特征,以及是否有皮疹、感染、水肿、营养不良等异常情况。对于患者的主诉,如疼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详细询问并记录,以便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检查患者的视力、听力、嗅觉等感官功能,以及是否有言语不清、步态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

(3)躯体检查还涉及对患者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特殊部位的检查。例如,评估患者的尿量、颜色、气味等,以及是否有尿失禁、尿潴留等问题;检查生殖器官是否有异常,如包茎、生殖器感染等;检测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内分泌指标,以排除内分泌疾病对精神状态的影响。通过细致的躯体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为患者提供全面、安全的护理服务。

二、心理护理

1.心理支持与沟通

(1)心理支持是精神科护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护理人员需通过倾听、理解和尊重,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沟通环境。在交流中,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和困惑,不急于打断,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反馈。同时,通过共情的方式,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其情感的共鸣和理解,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在心理支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运用专业的沟通技巧,如积极倾听、开放提问、非言语沟通等,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针对患者的不合理信念或行为,通过合理化、认知重建等方法进行引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沟通策略,以适应患者的心理需求。

(3)在与患者沟通时,护理人员要注重语言的运用,避免使用歧视性、侮辱性的语言,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调整沟通方式和内容,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和接受。在患者情绪激动或处于极端状态下,护理人员要善于运用缓和情绪、稳定气氛的技巧,引导患者回归理性思考,共同探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