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富贵不能淫 课件 (共21张PPT) 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23 富贵不能淫 课件 (共21张PPT) 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孙衍丈夫之冠女家读准字音yǎnguànrǔ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难道疏通文意真正,确实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怎么,哪里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父亲给予训导。命,教导,训诲。告诫夫家。女,同“汝”,你。谨慎丈夫正,准则,标准。以顺从为准则,是妇女遵循的正道。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就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是妇女遵循的正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使……惑乱,使……迷惑。使……改变,使……动摇。使……屈服。(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与百姓同遵正道而行。由,遵从。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同遵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惑乱),贫贱不能使他动摇(改变),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1.景春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整体感知“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即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孟子举母亲告诫女儿“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是为了说明什么?批评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是“妾妇之道”,根本谈不上是大丈夫,而是小人。4.文中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提出的观点的?孟子运用类比的方法说理,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旧时女子以顺从自己的丈夫为准则,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在“顺从”这点上与当时出嫁的女子没有什么区别。以此来反驳景春提出的观点。“类比”是同类事物或有同种性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5.思考探究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仅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因素所迷惑、动摇和屈服。

【变式题】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呢?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或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呢?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能称得上大丈夫。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因素所迷惑、动摇和屈服。)

【变式题】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颠倒。“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必须放在最前面说;“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