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期中】十一学校初二语文试题及答案.pdfVIP

【2024.11期中】十一学校初二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初二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1.(14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苏轼的个人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校初二年级组织同学们

到首都博物馆参观“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请阅读下面一位同学写的参观感受,完成题目。

同学们步入博物馆,开启了“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文化之旅。在这场旅行中,有的同学模仿《西园惟

集图》里文人雅士的姿态,①;有的同学则聚精会神,细细品味苏轼所书的拓本,似乎在聆听来自

千年前的谆谆教诲【甲】;有的同学仿佛回到了古代,用手指在空中摹写那些遒劲有力、②的字迹;

还有的同学则以抑扬顿cuò【乙】的语调,轻声背诵《前赤壁赋》,神情中透露出对苏轼文学成就的无限敬

仰。在这次参观中,我对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情有独钟,它不仅展示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能,更让人感

受到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苏轼一生笔耕不chuò【丙】,即使在逆境中也从未放弃过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

一天下来,大家虽然③,但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能有这样的机会感受艺术的美好,每个人都兴味盎

然,并对下一次的文化探索之旅翘【丁】首以盼。

(1)请在【甲】【乙】【丙】【丁】处填入恰当的汉字和拼音。

【甲】

【乙】

【丙】

【丁】

(2)在①②③处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筋疲力尽

B.栩栩如生入木三分殚精竭虑

C.惟妙惟肖摧枯拉朽筋疲力尽

D.栩栩如生摧枯拉朽殚精竭虑

(3)第一组同学在书法展厅看到一段介绍文字,其中【甲】【乙】两处标点不够清晰,请帮助展厅工作

人员补全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苏轼曾经在书房写过一副对联:发奋识遍人间字,立志读尽天下书。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

代诗歌,他无一不通【甲】无一不精。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之法”。通过分解阅

读目标,集中精力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书籍内容。他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儒释道三家经典

驾轻就熟。儒家给了他家国天下的使命,道家给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佛家给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苏轼

一生著述甚丰,其诗歌以题材多样、情感真挚、思想深邃而著称,艺术成就斐然。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在

《文学小言》中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乙】可见对苏轼评价之高。

A.【甲】、【乙】。”

第1页/共11页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4)第二组同学在参观博物馆时,拍了四幅书写苏轼诗文的书法作品的照片,准备回班分享,以下是

他们整理资料时撰写的解说词,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图一是隶书,一波三折,典雅庄重,符合苏轼和志趣相投之人寻访郊游的高雅情趣。

B.图二是行书,笔势连绵,行云流水,正契合词人春风得意、孤高自许的心境。

C.图三是楷书,横平竖直,端正大气,与木诗观景悟理的冷静客观相符。

D.图四是草书,跌宕落笔,酣畅淋漓,恰似诗中所写风雨的变幻莫测。

(5)第三组同学在查找与苏轼有关的名胜古迹时,看到了一段有关“黄楼”的介绍,其中有多处语句

不够通顺,请你一起帮助判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黄楼公园是徐州苏轼文化的重要景点,也是喜好寻幽探古的打卡地。熙宁十年(1077),苏轼由密

州(山东诸城)调任徐州知州。到达不久,黄河决口于城下,苏轼日夜巡守,率军民挡水。②水退后,为

避免徐州不再遭水害,苏轼奏请朝廷拨款在徐州筑堤固岸并建黄楼。苏轼任职徐州的时候40岁,正值最好

的年华。③他在徐州重民生,兴水利,受民爱戴,学者将其在徐州的两年称为“黄楼”时期。斯人已去,

精神长存。④徐州八景之一的黄楼正在努力完善展览水平,将以更加丰富的述说形式,迎接新时代里一批

批慕名而来的“苏粉”。

A.①

B.②

C.③

D.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