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阅读练习及答案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二年》记载:“上(太宗)尝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上曰:‘????????????????????????①,盖为吾辈不能抚之使安也。盖闻古者化成于上,俗美于下,此政化之极也。夫缘边郡县,多置屯兵,兵马既众,粮饷不继,岂能遽得人人丰乐,家无盗贼乎?朕今欲静百姓,必须省事,减赋役,轻徭薄赋,使天下务本,各安其业,则不夺农时,百姓有余力,则不至困穷,安得盗贼乎?此不在于重刑,而在在于宽简,使天下太平,各得其所。’”
①注:此句为阿拉伯语,意为“求真主宽恕弱者,使其免受强者欺凌”。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认为导致“盗贼”产生的原因。
2.唐太宗提出了哪些解决“盗贼”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的“省事”、“减赋役”、“轻徭薄赋”、“务本”等措施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4.有学者认为,唐太宗止盗主要依靠“德治”,也有学者认为其“法治”同样重要。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十年》记载:“上谓侍臣曰:‘朕比见马周、褚遂良等,虽才性各异,然皆以忠直敢言,为朕所重。朕常以此勉励群臣,使各尽其诚。比来朝士,竞相阿谀,无敢直言者,深以为可惜。人主之过,岂惟一人?若事有未理,何不各言其失?或恐言者不逊,则朕亦当容之。朕常思,君之所以为君者,以有臣也。臣之所以为臣者,以有君也。君臣之间,各尽其分,则各得其所。若君明臣忠,则国祚延永;君暗臣谄,则亡不亦速乎!’”
5.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对理想君臣关系的理解。
6.唐太宗认为当时朝廷存在怎样的问题?他如何看待“直言”和“阿谀”?
7.唐太宗认为“君明臣忠”对国家治理有何重要意义?
8.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的这些言论反映了其怎样的为君理念和政治追求?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十三年》记载:“上尝谓侍臣曰:‘朕非好言,但自古帝王,唯恐己不能及古人,每见前代兴亡事迹,未尝不为之痛惜。盖因人情皆恶危亡,而好存乐安,然念及祸乱之萌,常恐祸患之生。朕所以孜孜不倦,惟欲上下相安,长久为国家计耳。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言虽常闻之,然每思之,未尝不惕然而惊。朕常以此自诫,欲与百姓共安于无事。’”
9.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为何“孜孜不倦,惟欲上下相安,长久为国家计”。
10.材料中唐太宗引用了哪句名言?结合材料,分析唐太宗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11.唐太宗的“惕然而惊”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意识?
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的这些言论与其治国实践有何关系?
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四年》记载:“太宗尝与魏征论狱。或言:‘魏征常劝陛下不纳谏,陛下今从之,岂非空谈?’太宗曰:‘朕非不纳谏,但所言非当,则岂宜行乎?魏征之谏,或善或非,朕择而用之。若尽从其言,则岂非圣贤之政邪?朕常思,君臣之间,各尽其心,则无不胜之策。朕之所以能致治者,未尝不由此也。’”
13.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与魏征之间君臣关系的特点。
14.面对大臣的质疑,唐太宗如何回应?这反映了怎样的君臣互动模式?
15.唐太宗认为“君臣之间,各尽其心”对国家治理有何重要意义?
1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的用人思想及其对“贞观之治”的影响。
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二年》记载:“太宗尝谓侍臣曰:‘朕闻古之圣王,其国可兴,可亡,可存,可亡。其身可存,可亡。然圣人之法,非一而已,皆因其时制之。故夏商周三代,各因前王之治,损益其道,是以久长。朕今欲行古之道,亦当因其时制之,使百姓安乐,天下太平。’”
17.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18.唐太宗认为“圣人之法,非一而已”,应如何理解这句话?
19.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其“省事”、“减赋役”、“轻徭薄赋”、“务本”等措施有何联系?
2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对后世有何借鉴意义。
试卷答案
一、
1.原因:赋役繁重(或“兵马众多,粮饷不继”);百姓困穷。
解析思路:从材料“兵马既众,粮饷不继”、“岂能遽得人人丰乐,家无盗贼乎?”、“不至困穷,安得盗贼乎?”等信息可以概括出导致盗贼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的政策导致百姓生活困苦。
2.方法:省事,减少政务和军队;减赋役,轻徭薄赋;务本,发展农业生产。
治国理念:以民为本,注重经济发展,反对重刑,主张宽简治理。
解析思路:材料中“必须省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