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妊娠期痢疾.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辨证治愈孕痢二例

病案一:李某,23岁,已婚。

主诉及病史:素日体健,喜啖厚味,现已妊娠6个月,时值中秋,患痢下赤白,日夜20余次,里急后重,胎动不安,腹痛不欲按。曾服化滞安胎佐以固涩之剂,便次虽减,后重转剧,频频责迫,几不欲离便桶,且胎动频频,寒热仍作,时或泛恶。

诊查: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边尖色红,按脉滑数,两寸略浮。

辨证:证属内有积滞,外感新凉,体壮邪实。

治法:拟清肠导滞,行气解表为法。

处方:粉葛根15g嫩紫苏6g杭白芍15g广木香6g干薤白6g淡条芩6g吴萸炒黄连4.5g番泻叶6g(后下)台乌药4.5g云茯苓12g白头翁12g焦四仙各6g粉甘草4.5g

前药用温水浸泡1小时,煎2次,拧渣滤汁,共取300ml,分2次温服。

上方药服2剂,痢减1/3,后重稍瘥,寒热已退,惟纳谷不佳,胸脘痞闷,胎动不安,舌质淡红,苔白略厚,脉弦滑。外邪虽解,湿滞未清,脾胃不醒,气机不利,拟理脾化湿,行气安胎之法。

处方:粉葛根15g老苏梗4.5g杭白芍15g广木香4.5g薤白头4.5g粉甘草4.5g乌药4.5g云茯苓15g淡条芩6g香佩兰6g白头翁9g白扁豆12g焦山楂12g

予2剂,煎服法同前。

药后痢下大减,日夜仅二三行,微感后重,舌苔已化。惟仍纳差腰酸,胎动欠安。此因排积滞,努力责迫,震动胎气,当须防小产,拟健脾清肠,固肾安胎。原方去山楂、薤白、乌药、苏梗,云苓减为9g,加白术、桑寄生、菟丝子各9g,连进2剂,痢止纳增,胎气亦安。

按语痢疾初期,多由湿热与食积胶滞胃肠而发,故《脉诀》有“无积不痢”之说。其治疗总须“先逐去积滞”以清肠化滞,调气养血为大法。其间有邪者宜配合解表药,有食滞者配消导药,里热盛者可酌加泻下药,斯为得当。如本例素喜厚味,痰湿内生,又感外邪引动伏湿,壅滞肠道,传导失常而致痢下赤白,里急后重。因有胎动不安,致使初治者未先除滞而用化滞安胎兼以固涩之品,遂使壅滞愈加,后重转剧。余以葛根芩连合白头翁汤化裁,意在寓解外于清里之中,勿使合邪内并而致缠绵不已。以芩、连、白头翁清肠化湿,凉血解毒,并伍以番泻叶通利肠府,泻热导滞;木香、乌药行气化滞,用除后重,配以薤白理气开结、散血安胎(见《本草纲目》)。复以葛根、紫苏解肌散表,焦四仙健胃消食,全方重在荡逐积滞,使积去则胎气自安。陈良甫曰:“因母病而胎动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殆即指此。二诊表证已解,故易紫苏为苏梗,变解表为利膈,并与葛根配伍,鼓舞胃气,寓升于降,以加强理气安胎之用。三诊痢去七八而脾伤及肾,遂以健脾固肾安胎为主,稍佐化滞以清余邪,此即《内经》“衰其大半而止”之意。

病案二:张某,38岁,已婚。

主诉及病史:素禀不充,中气虚弱,已近中年,又复怀孕,今已5个月余。3天来痢下白多赤少,日行七八次,里急后重,小溲黄而短,寒热口干,不思饮纳,头疼泛恶,腰胯酸楚。

诊查:脉滑小数、两尺较弱,舌质淡红,苔白而腻。

辨证:证系湿热互结,湿重于热,兼感外邪。

治法:治以扶正达表,行气化湿法。

处方:粉葛根15g台党参各15g川黄连3g(吴萸0.6g同炒)炒白术10g焦四仙各9g炒防风4.5g广藿香4.5g广木香4.5g薤白4.5g粉甘草4.5g香佩兰6g3剂

药后寒热已解,头痛亦除,便次显减,日仅二三行。惟腹疼绵绵,后重未已,纳谷不佳。舌淡红,苔薄白,脉滑而软。此积滞未清,脾虚未复,再拟扶元达邪。

处方:粉葛根12g台党参12g生黄芪12g杭白芍12g茯苓9g炒白术9g菟丝子9g续断9g煨木香4.5g薤白4.5g淡条芩4.5g焦神曲12g粉甘草3g香佩兰6g2剂

服2剂药后,痢下旋止,后重已除,胃纳苏复而告愈。

按语痢疾初起大忌温补,此言其常。若平素体虚,或久病正怯,又属例外。故朱丹溪指出:“痢疾一二日间以利为法……不可使用参、术,然气虚可用,胃虚者亦可用之。”说明治疗痢疾须通常达变,不可拘常法、套成方,以不变应万变。如本例素体气虚,内湿先伏,湿郁化热,滞于肠道,传化失司,故腹痛后重;湿重于热则白多赤少;寒热头疼、腰胯酸楚,则因外邪束表、营卫不利所致。由于表证较急,故初诊扶元达表,重在疏解,兼于化滞。处方师“逆流挽舟”之意,而不泥“人参败毒”之方。表证解后,则予健脾理滞、固肾安胎,处方亦补亦逐,扶正祛邪,遂获病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14-15,哈荔田医案。

哈荔田,1912年生,回族。中医教授。河北省保定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攻读医籍,为求深造考入北平华北国医学院,1935年毕业,以其成绩优异而深得施今墨、周介人、范更生等诸名家赏识。50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