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蚀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护理方案.docxVIP

骨蚀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护理方案.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蚀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骨蚀病是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湿瘀阻等导致股骨头血运受阻,骨失濡养而出现的以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跛行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使用激素、酗酒、有髋部外伤史者。本方案依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原则,结合疾病不同证型与病程阶段,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旨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护理评估

(一)基本病情评估

症状与体征:评估髋部疼痛部位(腹股沟区、臀部、大腿内侧)、性质(隐痛、刺痛、胀痛)、程度(采用NRS疼痛评分:0-10分)、诱发因素(行走、负重、久坐后加重或缓解);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屈、伸、内收、外展、旋转),记录跛行程度(轻度:行走无明显跛行;中度:需扶单拐;重度:需扶双拐或轮椅代步)。

病程与病因:了解发病时间(急性发作或慢性迁延)、既往病史(是否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酗酒史、髋部骨折/脱位史)、辅助检查结果(X线片、CT、MRI显示的股骨头坏死分期:I-IV期)。

生活能力: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包括穿衣、洗漱、如厕、行走等是否需协助,判断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中医辨证评估

根据患者症状、舌苔、脉象,分为以下常见证型,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肝肾亏虚证:髋部隐痛,绵绵不休,活动后加重,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多见于病程较长、中老年患者或长期激素使用者。

气滞血瘀证:髋部刺痛,固定不移,夜间痛甚,局部压痛明显,可伴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多见于外伤后或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

痰湿阻络证:髋部胀痛,沉重乏力,活动不利,伴形体肥胖、胸闷痰多、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腻,脉滑。多见于酗酒、体型肥胖或痰湿体质患者。

气血亏虚证:髋部酸痛,遇劳加重,伴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多见于久病体虚、术后恢复期患者。

二、辨证施护

(一)肝肾亏虚证

疼痛护理:

疼痛较轻时(NRS≤3分),可采用中药热熨法:取杜仲、桑寄生、枸杞子、补骨脂各30g,装入布袋蒸热(温度40-50℃),热敷髋部,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以温通经络、补益肝肾;

疼痛较重时(NRS4-6分),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药物组成:独活、牛膝、杜仲、艾叶),温度控制在38-42℃,避免烫伤,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或穴位贴敷(选取肾俞、命门、环跳、委中穴),贴敷时间4-6小时,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瘙痒。

情志调护:肝肾亏虚患者多病程迁延,易出现焦虑、悲观情绪,需多与患者沟通,讲解“肝肾同源”“久痛入络”的中医理论,鼓励患者坚持护理与康复训练;可指导患者听舒缓音乐、练八段锦(重点练习“两手攀足固肾腰”式),调节情志、滋养肝肾。

饮食护理:推荐食用滋补肝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枸杞、核桃、山药、桑椹、杜仲猪腰汤、枸杞羊肉粥等;忌生冷、辛辣食物(如冰淇淋、辣椒),以免损伤阳气、耗伤阴液。

用药护理:遵医嘱服用补益肝肾类中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宜温服,服药时间为饭前30分钟,以利于吸收;若服用中药汤剂(如独活寄生汤),可加少量黄酒送服,增强通络止痛之力。

(二)气滞血瘀证

疼痛护理:

急性期(NRS≥7分)需卧床休息,避免髋部负重,可抬高患肢15-20°,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采用冷敷(急性期48小时内)缓解疼痛,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防止冻伤;

缓解期(NRS≤6分)采用穴位按摩:选取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环跳穴,每穴按揉3-5分钟,力度以患者感酸胀为宜,每日2次,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或遵医嘱给予中药外敷(乳香、没药、红花、当归各15g,研末调凡士林),贴于髋部痛点,每日更换1次。

情志调护:气滞血瘀患者多因疼痛剧烈或外伤史导致情绪急躁,需告知患者“怒伤肝”“气滞则血瘀”,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冥想(每日15-20分钟)、散步(缓慢步行,避免劳累)等方式平复情绪,防止情志不畅加重气滞。

饮食护理:推荐食用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黑木耳、红糖、玫瑰花茶等;忌油腻、生冷食物(如肥肉、冰镇饮料),以免助湿生痰、加重血瘀。

用药护理: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血府逐瘀丸、跌打丸)时,需告知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腹胀、腹泻,属正常反应;避免与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同时服用,防止出血风险;中药汤剂(如桃红四物汤)宜饭后温服,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三)痰湿阻络证

疼痛护理:

髋部胀痛明显时,可采用拔罐疗法(留罐法):在髋部、臀部选取3-5个穴位(如环跳、秩边、承扶),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以祛湿通络、行气止痛;

避免久坐、久卧,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1次),防止痰湿积

文档评论(0)

智慧的由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文件及课件编写十几年,对培训管理和PPT课件有丰富的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