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防水返潮工艺通病防治手册.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卫生间防水返潮工艺通病防治手册

一、写在前面:干了十几年防水,最懂业主的糟心事

干了13年防水施工,从学徒到带团队,最常被业主拽着袖子问的就是:“师傅,我家卫生间墙面怎么老返潮?瓷砖都起霉点了,是不是防水没做好?”也见过太多案例——装修时省了防水钱,住半年墙角渗黄水;洗澡后墙面水珠子往下淌,壁纸泡得像浆糊;更有甚者楼下邻居找上门,说天花板洇出”地图”了。这些糟心事,十有八九和防水工艺里的”小毛病”脱不了干系。

这本手册是我带着团队从300+个维修案例里总结出来的”避坑指南”,不玩虚的理论,只讲实际遇到的问题、犯过的错、改过的招。站在咱们干活人的角度,把卫生间防水返潮那些”通病”摊开了说,再给您支几招实在的防治法子。

二、先认病:卫生间防水返潮,常见的”病根”就这几个

要治毛病先找病根。这些年维修时掀开瓷砖、刮开防水层,总结出卫生间防水返潮的四大”元凶”,您装修时可得盯着点。

2.1基层处理”马大哈”,防水层成了”空中楼阁”

去年给某小区王阿姨家修防水,掀开卫生间墙面瓷砖,好家伙,防水层底下全是浮灰!原来贴砖师傅偷懒,没把墙面的水泥砂浆残渣清理干净,直接刷了防水。您想啊,基层像撒了把面粉似的不结实,防水层怎么粘得住?没半年就空鼓、开裂,水顺着裂缝渗进墙里,墙面能不返潮吗?

更常见的是地面基层”坑洼不平”。有次接了个二手房翻新,原地面有几道细裂缝没处理,工人直接在上面刷防水。结果水从裂缝里渗下去,顺着楼板缝隙流到楼下。还有的基层没做”拉毛”——墙面太光滑,防水层刷上去就像给玻璃涂胶水,过段时间自己就”掉皮”了。

2.2材料选得”不对路”,防水变成”透水层”

前两年有个年轻业主图便宜,买了20块一桶的”杂牌JS防水涂料”。刷完试水看着挺严实,可住了三个月,墙面就开始洇水。后来检测才发现,这材料耐水性差,长期遇水就软化,根本扛不住卫生间的潮湿环境。

还有种情况是”乱搭配”。比如用了刚性防水(像水泥基渗透结晶),却在上面贴了柔性瓷砖胶。刚性材料硬邦邦没弹性,瓷砖胶一收缩,防水层跟着裂;反过来用柔性防水(聚氨酯),却在表面做了水泥保护层,柔性材料和水泥粘结不牢,分层后水就钻空子。

2.3节点处理”漏重点”,关键位置成了”漏水通道”

卫生间最容易漏的地方,90%在”节点”——也就是管道根、阴阳角、门槛石这些边边角角。前年修过一个案例,业主家马桶下水管周围总渗水。扒开一看,管根和地面之间有个小缝隙,当时施工队只刷了一遍防水,没做”加强层”。洗澡水顺着缝隙渗到楼下,修的时候光是处理管根就花了半天:先把缝隙凿成”V”型,用堵漏宝填实,再刷两遍加胎体增强层的防水。

阴阳角也是重灾区。有些工人图省事,直接在直角墙上刷防水,时间一长,防水层在直角处被拉裂。正确的做法是把阴阳角做成”圆弧角”(地面半径50mm,墙面半径10mm),让防水层顺着圆弧走,就不容易拉裂了。

2.4施工过程”赶进度”,该等的没等,该刷的没刷

去年夏天接了个急活,业主赶着结婚要装修,催着工人”赶紧刷防水”。当时墙面基层还没完全干透(含水率超过9%),工人就刷了聚氨酯防水。结果没俩月,墙面就鼓起了一个个”水泡”——基层里的水汽遇热膨胀,把防水层顶破了。

还有”偷工减料”的:该刷三遍的只刷两遍,厚度不到1.5mm;该等前一遍干透再刷下一遍的,不到4小时就接着刷,导致防水层内部没干透,一遇水就发软。更有甚者,地面防水刷到墙面才30cm,结果洗澡时水溅到1.2米高的墙面,没做防水的部分直接渗到墙里,墙面涂料全起皮。

三、巧防治:从材料到施工,每个环节都”抠细节”

找到了病根,就得下对药。这些年我们团队总结出一套”全流程防治法”,从基层处理到验收,每个步骤都”抠”细节,把返潮风险掐死在源头。

3.1基层处理:把基础打牢,比刷十遍防水都管用

基层处理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地基不牢,房子早晚要塌。具体分三步:

第一步:彻底清理。用钢丝刷把基层的浮灰、水泥渣、油污全刷掉,特别是地漏、管根周围的”卫生死角”,要用小毛刷掏干净。有条件的话,用高压水枪冲一遍,再等24小时晾干——别嫌麻烦,我见过太多因为浮灰没清干净导致的空鼓案例。

第二步:修补找平。基层有裂缝的,先用切割机切成”V”型槽(宽10mm、深15mm),拿堵漏宝填实;有坑洼的,用1:2.5的水泥砂浆补平,确保基层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用2米靠尺检查)。要是原地面有起砂现象,得先刷一遍界面剂,把松散的沙子”粘”住,再做防水。

第三步:做圆弧角+拉毛。所有阴阳角(地面和墙面交界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50mm的圆弧,墙面和管道根交界处抹成半径10mm的圆弧——这一步能让防水层顺着弧度走,不容易被拉裂。墙面如果太光滑(比如贴过瓷砖又铲掉的),要做拉毛处理(用水泥浆+801胶甩毛),拉毛层凝固后用手抠不动,说明粘结结实了。

3.2材料选择:不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