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秋波寄离思:李商隐《代赠》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VIP

烟雨秋波寄离思:李商隐《代赠》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烟雨秋波寄离思:李商隐《代赠》赏析与习题解析

一、原文(带拼音标注)

代赠

唐?李商隐

yángliǔlùjìnchù,fúrónghúshàngtóu

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

suītóngjǐnbùzhàng,dúyìngdiànkōnghóu

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yuānyāngkěxiàntóujùbái,fēiqùfēiláiyānyǔqiū

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

二、译文

(一)逐句直译

杨柳蔓延到道路的尽头,荷花亭亭立在湖水中央。

即便身处华美的锦步障中,也只有镶宝的箜篌与我相对。

那对鸳鸯多么令人羡慕,已然白头偕老,

在秋日的烟雨中飞来飞去,相伴不离。

(二)情境意译

秋日的雨丝细如愁绪,把天地染成一片朦胧。沿着岸边的杨柳往前走,直到路再也走不下去,目光越过水光,只见湖心的芙蓉花还在倔强地开着,只是花瓣上沾了雨珠,像蒙着一层泪痕。

她站在重重锦缎屏风围起的角落,周身皆是华贵的陈设,可这热闹的“同处”反倒衬得人更孤单——只有那架镶着金银珠宝的箜篌,静静地立在眼前,映着她落寞的影子。指尖明明想拨弄琴弦,却又停在半空,怕琴声一落,更显这周遭的寂静。

忽然瞥见湖面掠过一对鸳鸯,它们的头顶已染成雪白,却仍在烟雨里相依相偎,飞来飞去。她望着它们,眼神里藏不住羡慕:原来世间真有这样的缘分,能跨过岁月,在风雨里依旧相守。而自己呢?只剩这满室的华贵与满心的孤寂,在秋日的雨里慢慢沉淀。

三、重点注释

杨柳路尽处:“杨柳”自古是离别意象(如“杨柳依依”),“路尽处”既写实景的幽深,也暗喻“思念无途”——想见的人已在路的尽头,无法抵达。

芙蓉湖上头:“芙蓉”即荷花,秋日荷花虽开却已近凋零,“湖上头”的孤高姿态,暗合主人公孤寂的心境,与“杨柳”的蔓延之势形成空间上的疏离感。

锦步障:原指石崇与王恺斗富时所用的锦缎屏风,此处泛指华贵的帷幕屏障。“同”字极妙,看似身处热闹的陈设之中,实则反衬后文“独”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

钿箜篌:“钿”指镶嵌的金银珠宝,“箜篌”是唐代盛行的弦乐器,音色凄婉。“独映”二字将人与乐器绑定,箜篌既是华贵的装饰,也是唯一的陪伴,写尽“无人共赏”的落寞。

鸳鸯可羡头俱白:鸳鸯是传统的爱情象征,“头俱白”点明相伴已久,“可羡”直接抒发主人公的情感——羡慕这份跨越岁月的相守,暗含自身“孤身一人”的怅惘。

烟雨秋:“秋”点出季节,本就带有萧瑟之意,“烟雨”更添朦胧愁绪,为全诗笼罩一层凄清氛围。鸳鸯在烟雨里“飞去飞来”,看似自由,实则反衬主人公“动弹不得”的处境。

四、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杰出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出身寒微却天资早慧,二十岁便得牛党令狐楚赏识,习得一手精妙骈文;后因娶李党王茂元之女,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终生仕途坎坷,辗转于各地幕府,始终未能实现政治抱负。

这种“怀才不遇”的境遇,让他的诗歌常带朦胧深婉的底色。他惯于以“代赠”“无题”等题目抒情,或代人写相思,或借闺怨喻己,将个人的孤寂、对知己的渴求藏进景物与器物之中。其诗善用意象叠加与对比,看似写儿女情长,实则暗含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正如这首《代赠》,表面是闺中女子的艳羡与孤寂,实则可能藏着诗人对“相守”与“认可”的深层渴望。

五、写作背景

《代赠》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但结合标题与晚唐背景,可梳理出关键语境:

从标题“代赠”来看,这类诗作多为替人抒情而后赠予他人,可能是诗人受友人所托,代其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借“代人”之口,抒发自己的情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藩镇割据,文人多四处漂泊,离别成为常态,诗歌唱和之风盛行,这首诗或许正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折射出乱世中人们对“稳定相守”的普遍向往。

从诗人个人经历来看,他一生漂泊,与妻子王氏聚少离多,对“相守”有着深切的渴望。诗中“鸳鸯头俱白”的艳羡,或许正是他对自身“漂泊无依”的隐性吐槽;而“独映钿箜篌”的孤寂,也与他在党争中“无人赏识”的处境隐隐呼应。因此,这首诗既是代人抒情,也是诗人自我心境的投射。

六、相关知识梳理

(一)核心意象象征意义表

意象

表层含义

深层象征

情感关联

杨柳

路边的树木

离别与思念的延伸

对远方之人的牵挂

芙蓉

湖中的荷花

孤寂中的坚守与凋零

主人公的自我写照

锦步障

华贵的屏风

外在的繁华与束缚

热闹中的孤独感

钿箜篌

镶宝

文档评论(0)

标书制作,施工方案,技术服务规范方案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