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单元_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一场改写中国命运的红色远征 教案.docx

八上第二单元_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一场改写中国命运的红色远征 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二

——一场改写中国命运的红色远征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征的起因,梳理长征路线,总结长征面临的困难。

2.品读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体会并学习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民族命运浴血奋战的精神。

3.探究长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1.了解长征的起因,梳理长征路线,总结长征面临的困难。

2.品读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体会并学习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民族命运浴血奋战的精神。

教学难点

探究长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教学过程

课前任务

发放《长征事件年表》,要求学生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第5章内容,填写关键战役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简要经过。

情境导入

(播放韩红的《难忘雪山草地》或影视片中长征片段)

90年前,有这么一群年轻的士兵,四渡赤水,过大渡河,翻越雪山,过大草地,开启了一段人类远征史上举世无双的创举……

近日,为了向革命先烈学习,我校要举办“红色中国,重走长征路”的专题活动,现在要招募长征解说员,分别介绍长征的概况及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我们来积极参与吧。

【设计意图】调动多感官体验,将书中文字转化为具象场景,激活学生对“艰险”的情感认知。

二、课堂活动

任务一:介绍长征概况

活动任务:请你围绕下列问题,向大家介绍长征的概况:

1.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二万五千里长征”名称是怎么来的?

3.整个长征的时间有多长?

4.长征途中的困境是什么?

5.长征经过了哪些省份?

活动过程:各组结合历史知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章节,总结出红军长征的原因、得名、路程、困难、路线等知识,随机选题,小组作答。

成果展示:

1.长征的起因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近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主义的错误领导,拒绝毛泽东的游击战术,坚持“阵地战”战术,致使红军伤亡重大。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2.“二万五千里长征”得名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以红一方面军长征里程为代表的。1935年5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名义颁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第一次提出“红军万里长征”。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央号召参加长征的同志写回忆录,并组织一部分同志对长征的里程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是“走得最远的部队,走了约二万五千里”。

3.整个长征的时间有多长?

总共两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4.各路红军长征的现实困境

(1)根据地萎缩:中央苏区从35个县缩减至瑞金等几个县,面积不足1万平方千米。

(2)经济崩溃:国民党封锁导致物资匮乏,红军“连盐都吃不上”。

(3)兵力不足:苏区人口锐减,红军兵力无法补充,突围是唯一出路。

5.长征路线

长征总里程约二万五千里。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和陕西11个省。

【设计意图】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情况。

任务二:分享长征的关键节点/战役

活动步骤:全班分小组,接龙画出红军长征模拟地图,各组派解说员介绍一个关键节点或战役。从时间、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说。

成果展示:

1.湘江之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

背景: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调集25个师超过30万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防,中央红军在一个月中已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

过程: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经过5昼夜苦战,至12月1日,中央红军终于渡过湘江,但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

影响:此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但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背景: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放弃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贵州前进。

过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成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影响: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四渡赤水(1935年1月至3月)整个过程持续了约100天

背景: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形成3万:40万的兵力对比,面临重重困难。

过程: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回师向东,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敌调集重兵时,红军从敌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机又入云南,在100多天内上演精彩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