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2025.1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亚洲水稻的起源,20世纪的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时间

栽培水稻起源地

起源时间

认识

30年代

印度(苏联遗传学主张)

距今9000年

印度起源传入中国

70年代

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

距今7000多年

冲击印度说

80年代

湖南澧县彭头山考古

距今9000多年

中国是原产地之一

90年代

湖南道县玉蟾岩考古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考古

距今10000多年

稻作起源多元,中国早于印度

这种认知变化表明

A.中国是世界水稻的唯一源头 B.湖南省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C.考古不断丰富人们历史认识 D.农业革命引领旧石器时代

2.有学者指出汉朝土地剥削制度造成的“民生之艰辛”直接导致了汉朝人口的严重缩减,并提出证据“东汉初年人口降至2100.78万人,为西汉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这一认识

A.忽视了新朝巨大动荡 B.表明土地私有阻碍人口增长

C.体现了史料实证精神 D.立足于历史解释的深刻分析

3.485年十月,北魏冯太后颁布均田诏令。486年初,内秘书令李冲上疏,首倡实行租调制和检查户口、征派赋役的三长制,但多数人主张徐徐图之。冯太后二月下诏,要求迅速推行三长制和租调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配套均田制实施 B.加强中央集权

C.树立个人的权威 D.推行汉化政策

4.723年,唐朝从关内招募到军士十二万人,充当卫士。737年,又根据边防需要,“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召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这些改革

A.加强了边疆的军事力量 B.使劳动人民负担有所减轻

C.反映出羁縻制度的困局 D.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5.北宋词人柳永屡试不中,乃流落京华,他大量利用民间曲调,从平民的真实感受出发,描写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柳词风靡北宋,“传播四方”,为社会各阶层人士喜欢,“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词风靡一时的时代背景是

A.书院制度成熟 B.宋金对峙 C.市民阶层兴起 D.理学兴盛

6.明初全国推行里甲制度,意图在保证赋役稳定的同时建立一个相对封闭的稳定社区,从而“甲首上有里长,里长上有县令”。明后期,朝廷“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宗祠遍天下”,宗族祠堂逐渐成为宗族成员集体活动、族长发号施令的地方。这一变化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可保障国家赋役的稳定

C.恢复了宗法制度 D.有助于基层自治与救济

7.1862年,面对弟弟曾国荃要求装备洋枪,曾国藩说:“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1863年,曾国藩写信给弟子李鸿章:“洋枪风气开自尊处与舍弟营。今各营纷纷请领不可遏止。……敬求惠协二千杆”,并委派容闳赴美国采购机器。曾国藩的这一变化

A.源于太平天国运动压力 B.意味着洋务新政终于起步

C.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诉求 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放弃

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批评“革命军起,革命党销”观点,提出两大任务:改组国民党;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这一认识

A.凸显出新三民主义主旨 B.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

C.是辛亥革命经验的总结 D.基于国民革命的成功

9.1923年,陈独秀等人认为北洋军阀的基础是帝国主义和“兵士”群体,“兵士”群体是“非阶级化的游离无产者”。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则认为“兵士”群体“绝大部分是工农”,“部分是流氓无产阶级”。这一认识的变化

A.是对武装割据的反思 B.表明毛泽东思想的逐渐成熟

C.团结了流氓无产阶级 D.有助于壮大人民军队的力量

10.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组经济统计数据,可以用来说明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1952年

679.0

342.9

141.8

194.3

119

1957年

1068.0

430.0

317.0

321.0

168

A.农业发展相对停滞 B.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C.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D.计划经济取得成效

11.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统派购制度的取消,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带动了市场的繁荣和城乡交流的扩大,农村解放出了大量劳动力。这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B.有利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C.源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农村 D.标志着人民公社制度取消

12.下图为在伊拉克发现的一块公元前2600年的苏美尔泥板。内容是出售了一栋带奴隶的54平方米的房子,底部是负责公平销售的证人。这反映了当时该地区

A.开始使用楔形文字 B.进入到封建社会

C.具有较高商业水平 D.石板原料较丰富

13.公元9—10世纪的阿拉伯翻译运动翻译有希腊语著作100多部。在12—13世纪伊比利亚半岛的托莱多,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